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部分,山河血,標點,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幾冊訓練手冊無疑就是血肉。
接過那本新兵訓練手冊,不過只是翻看兩頁,管明棠便立即意識到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原因無它,這本訓練手冊中有許多訓練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幾乎是可笑的,比如教授新兵如何分辨左右,如何測定距離,調整表尺等等。
那些辦法有很多都是傳說中的土辦法,什麼左腳黑布鞋、右腳綠色布膠鞋,再到透過目標清晰度測距以及準星覆蓋法測距,而準星覆蓋法更是囊括了包括七六二步槍、六五步槍、七九步槍以及五六式半自動等多達十餘種武器的測距。
但這卻不是最讓人驚訝的,最讓人驚訝的恐怕還是那經歷了抗戰、解放戰爭、朝鮮戰爭考驗的源自日軍銃劍術的“三防一刺”,當然在訓練手冊中稱之為“刺殺”,但只看那幾個示範圖上的動作,管明棠便認出了這就是傳說中刺殺戰術中的顛峰,所有刺槍術中的精華所在——“三防一刺”。不僅如此,其中甚至還有提高拼刺技能的針對性體能訓練。
“這應該是最原汁原味的三防一刺吧!”
管明棠的一句話,到是讓孫家誠眼前一亮,沒想到碰到一內行,這下子沒準這書還真能賣上一個高價。
“喲,沒看出來,您是個行家啊!”
從管明棠的手中接過那書,孫家誠翻過其中一張說道。
“其實,三防一刺是六十年代的說法,知道這個圖嗎?”
瞧著這書店老闆指著的圖片,一看果然有點新鮮,以前在軍事論壇上還真沒見過這一招,這完全不同傳說中的三防一刺,翻看幾頁管明棠看出了一些門道。
“這裡頭似乎伴著一些託擊。”
“沒錯!”
投去一個讚賞的眼神,孫家誠這才慢聲細語的說道。
“你知道,當年部隊雜,有老八四,有日本人訓練的滿洲軍,還有解放過來的,這些人裡頭更雜,其中還有些遠征軍,當年美國人在印度訓練的,咱們的刺槍術,和日本人一樣強調的是刀頭功夫,就是你說的那個三防一刺,其實就是日式刺槍術,日本人銃劍術,日式重視踏步,也就是改變重心的踏步刺,美式的重視衝擊的速度,除此之外,美式刀頭突刺功夫不如日式,不過美式刺槍術靈活,突刺不成轉託擊,一開始,咱們還看不上,後來在朝鮮吃了一些虧,別看電影裡演的美國兵不會拼刺刀,可人家是一套動作裡有突刺、有託擊,突刺失手換託擊,一不留神就得吃大虧……”
見管明棠似乎有些不解,孫家誠又向前翻了兩頁。
“咱們的動作就是刺左、刺右、刺下,說白了就是一個先防挑再突刺,看似不可能失手,可總有失手的時候,這一失手至少有一半的時候會變成僵刺,僵刺一僵就變成了比力氣,誰的力氣大、誰的力氣持久誰佔優,可若是加上託擊,就不一樣,你看這圖上,不論是刺左、刺右、刺下,對方只要一擋,相反的方向就會完全暴露,如果按咱們的刺槍術來,要麼是一刺不成重刺,要麼是壓擋刺,用力氣壓過對方,然後在對方力衰時乘機突刺,這叫不僵而僵,可這一套動作裡,就是利用槍托攻擊對方防刺時暴露身體,別看槍托不如刺刀,可攻擊的不是頭就是襠,要人命啊,即便是要不了命,那捱上一下,不是捂蛋就是抱頭,再殺他,還不跟殺小雞子似的……”
書店老闆的解釋和訓練手冊上圖例的詳解,早就讓管明棠對這套訓練手冊大為心動,莫不說其它,單就是這套56年的訓練手冊,恐怕也是最適合三十年代中國需要的,最起碼,56年的兵源和32年的兵源素質沒有質的變化,部隊兵源還都以文盲為主,甚至於先前看的那個訓練大綱一開頭就提到“部隊訓練時間的分配為。軍事訓練佔60%%uff0c政治教育佔20%%uff0c文化教育佔20%。”,而以又特意提到“舊中國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