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623、第 623 章,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跟下來的日子, 梁山那些原出身朝廷的將領們,各個都忙得人仰馬翻了。不僅林沖、秦明、花榮等被派過去了, 就連裴宣、孫立、孫新,甚至柴進、武松都被派去參與二十萬大軍的改編。
原跟在扈三娘身邊的第一批近衛, 已經有不少人透過了領兵百人的考核,這些人從各自的寨子裡被挑選出來,帶著那些透過什長、伍長考核的軍卒, 摻合到朝廷的大軍中, 成為新的千夫長、百夫長、什長。
這樣快速的提升、拔擢,讓扈三娘身邊的第二批近衛眼熱的不得了。他們除了恨自己年少, 就是後悔自己的文化課好的不夠好, 沒來得及與自己同批的佼佼者一道去從什長做起,因此錯失了百夫長的考核資格。而一些剛剛夠十五歲、才補充到近衛營的小孩子,他們這一批的文化課、數術學的比前兩批都要好很多,扈三娘再忙,每天都要抽出半個時辰教導兵法。這些孩子既有家長的教導, 又有前面近衛營拔擢的榜樣, 各個認真學習, 聽從扈三孃的號令。經過第一批那百人近衛的升遷, 梁山的所有人也都看出來了,去做扈三娘身邊的近衛, 是最有前途的,也是有最快捷晉升途徑的。
吳用在沉寂了幾天後,到聚義廳來找扈三娘。
“大將軍, 你看我應該去做些什麼?”
若說這山上最懊悔的人,除了吳用就沒別人的了。他雖是落第秀才,可自覺滿腹經綸,一直想成就一番大業。可才看好宋公明,沒多久就折在了扈三孃的手裡。而後似乎就是一個猶豫,就錯失了跟隨扈三娘青雲直上的機會。
扈三娘對吳用始終有一種矛盾的心裡,要說這人沒才也不是,就是這人歪歪心眼、壞主意太多,屬於那種為達到自己目的不惜損害別人性命、甚至全家的人。像宋江逼迫秦明上梁山的套路,吳用就非常讚賞。而拐了蕭讓、金大堅上山,對吳用來說更是屬於輕鬆愜意、隨手拈來、沒有良心負擔的事兒。
對於這樣的人,扈三娘有人能用的時候,絕對是雪藏他的。即使無人可用,也只能用防備的態度去使用他。現見他找上門來,又正是缺人用的時候,略想想就給他安排了幾件事兒。
“吳學究,二十萬的軍卒必須要改編得徹底了,與梁山步調一致,才能夠為我所用。現在雖然派過去不少梁山的將領,仍然缺少教導將士軍律的人,你去協助裴宣教導那些人軍律。另外你的重點要放在怎麼扭轉那些死腦筋的人,就是不願降服、甚至寧死不改效忠宋室趙家思想的人。不僅要改變他們的認識,還要總結出一套方法,讓他們從不接受梁山、變成接受、擁護。此事關係重大,涉及到我們到汴梁後能不能立住腳的。你先準備準備,到了汴梁以後,遇到不能及時扭轉想法的文武百官,也要靠你去甄別、勸導、轉化。”
吳用見扈三娘願意用自己,心中大喜,高興地接了任務而去。
在整個忙亂中,扈三娘最關心的就是公孫勝直管的火炮製造、火炮營的搬遷。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是梁山將士在百萬大宋軍隊中立足的根本。扈三娘與公孫勝反覆商議後,決定用梁山原班的大部分人馬來守衛這部分。所有的老幼婦孺,則讓水軍將領李俊、阮小二等帶著水軍軍卒護衛,跟著大軍慢慢遷移去汴梁。
這一次聚集在聚義廳開會的,都是往日裡與朝廷無關的人。
扈三娘開門見山地說:“既往不管大家是靠什麼謀生的,在朝廷的眼裡除了違法亂紀的非良民就是各式各樣的匪,山匪、水匪、劫匪等等。如今咱們梁山得了天下,大家可以用良民的身份,光明正大到汴梁的街頭走動。而我雖得了帝位,但我以後也是要遵守梁山的軍律。這麼些年你們已經都看到了,在梁山,任何人都要守這規矩。下山以後你們還得要這樣做。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是梁山老人、功臣就忘乎所以,誰敢把軍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