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武烈皇后68,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氏說要回去徐琨那裡, 但徐琨在任上,自然要孫策安排人送她了。好在徐氏的東西不多,主僕只有四人,坐船去交州也很方便。
孫策叫了呂蒙過來, 把已經封口的信件交給他。
“子明,派你送信為主,順帶把我表兄的女兒送回去。沿途看著她們主僕不出危險就好。”
呂蒙很疑惑, 送信這事兒難道沒有專門的信使嗎?
孫策把呂蒙的心事看在眼裡。
“路上還要帶著女眷呢,我不放心那些信使,才特意把你從衛隊裡拔擢出來,交給你去做。你早去早回, 我這裡還等你派用場。”
呂蒙立即就被孫策的信任安撫到了。
其實孫策的信是很平常的內容, 就是把徐琨委託自己的事情,講明白是徐氏堅持不願意再嫁,一定要回父母身邊。自己千挑萬選出來的人, 都沒機會推薦。那挑選出來的人就是給他送信去的呂蒙。此人出身雖貧寒, 但是少年就跟隨在其姐夫鄧當身後從軍,作戰勇敢讀書認真,算是母親的親傳弟子, 又對自己忠心耿耿,現任自己親衛隊的別部司馬, 秩千石, 是很上進的年輕將領, 前途光芒萬丈。
巴拉了不少, 都是對呂蒙的信任和推介了。
本質就是一句話,選呂蒙給你徐琨做女婿,是表兄你得到一個有前程的女婿。而我的身邊這麼有能力的將領,將會更忠心做我的助力,對咱們的大業是一合倆好的事兒。你要是相中了呂蒙、看怎麼能夠說服你親閨女,讓他們成親後一起回來了。
如果你沒有相中呂蒙也沒什麼關係,我舅舅吳景還有庶出的女兒,我再與我舅舅去說呂蒙的婚事。
要說徐琨這人,在孫策心裡的位置真的是能排到前幾位的,不僅僅是因為徐琨的能力,還有徐琨對他的堅決支援。他初起兵能信任把母親和弟妹交託的,除了他的親舅舅吳景、就是徐琨這個親姑姑生的表兄了。至於孫家的孫賁孫河等,那是他的堂兄弟,周瑜也被他當成兄弟般的手足。
所以徐琨現在領的職位是交州刺史、吳景是徐州刺史,與他孫策的揚州刺史是一般級別的官職。
孫權那晚的失常當然也落在孫策的眼裡,但他與母親心照不宣地選擇不去戳穿。他早知道親弟是什麼本性,也下了決心當長不大的兒子去養,看緊點不給他機會丟人也就是了。
然後孫策就把這事拋到腦後了。
他有北邊曹操與袁紹的戰爭進度要關注;有西邊三路大軍攻打益州的戰局進展要關注。還有幾個弟弟妹妹的婚事,更要仔細斟酌了。
曹仁的女兒與孫匡的婚事,他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同意,總覺得給孫匡定曹家的女兒沒什麼意義。藉著曹操與袁紹開戰,他把事情往後拖。
豫州刺史孫邵為了表示對自己的忠心,都想要把女兒嫁給他的弟弟。在他看來給孫匡定孫邵的女兒比曹仁的女兒要好太多。
還有孫朗比孫匡也沒小多少,也該定親事了。
在吳國太把孫仁定給司馬家之後,孫策重點關注了司馬防的八個兒子,發現哪一個都是同齡中的佼佼者。
他狠狠心把孫翊丟進了軍營,想把孫翊培養成能領軍的大將。
唉,比起司馬家的八個兒子,自己的四個弟弟明顯不夠看啊。他懷著這樣糾結的心理與母親傾訴自己的不滿。
吳國太靜靜聽完孫策的抱怨,笑著安慰他。
“龍生九子,各個不同。司馬家傳承千餘年了,孫家起始是孫武后裔,但豈能與商湯相比。”
孫策有點不服氣,想想又認同了母親的話——自家始祖是與成湯沒法比。
“阿孃,但是司馬家的幾個小兒子比叔弼他們強多了。唔,我說的不是學業,而是心性。”
吳國太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