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木匠皇帝18,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臣武將的這一晚沒過好, 朱由校也沒得好過。戌時正與朱由檢一起給光宗守靈上香後,他就被光宗的三個同父異母弟弟、他的皇叔們給纏住了。

說道光宗的後事,不得不佩服禮部、翰林院還有殘存的內閣成員的靈活性。他們把萬曆四十八年做了一個分割,前七個月屬於神宗皇帝朱翊鈞的, 後五個月屬於光宗朱常洛的泰昌元年。這樣就便於新君明年改元了。

不僅神宗、光宗的諡號定了,就是神宗的原配皇后王喜姐、光宗生母的太后諡號,還有光宗原配的諡號、朱由校生母的諡號也一併定了。

還附上明年改元的建議年號。

要說孫如遊為什麼這麼大膽, 還是戶部尚書李汝華與他說那隱田的事情,讓他揣摩出新君是要做實事、不願意在這些“虛名”上花精力的人。所以他不管內閣首輔閣臣方從哲和大學士劉一燝怎麼反對,堅持先把初步方案報給天子。

“若是天子不同意這些諡號和年號,打回來咱們再議就是了。”

方案在朱由校準備用晚膳的時候送進了內書房, 朱由校立即透過。對這樣快速的解決問題的工作方式, 朱由校是不吝嗇自己的讚賞詞彙。

“孫卿,朕就知道這些事情交與你做,一定是又快又好的。”

新君毫不掩飾的稱讚, 讓孫如遊很意外, 也讓他感覺到有點兒不好意思。既往哪個皇帝、皇后、太后的諡號不是得爭來吵去幾個月,讓所有人把對死者的敬重都表達了、還要把有權參與討論的翰林學士們的才學都顯示出來了,才能定下來啊。像自己現在這般匆匆幾個時辰就擬定好了, 怎麼看都有點敷衍塞責的味道。

“當不起陛下的誇獎,這也是方首輔、韓學士, 還有翰林院的幾位學士一起擬定的, 他們也都是飽學之士, 非臣一人之力。”

孫如遊反不敢攬功了, 他得把所有人都拉上,免得御史彈劾他對帝后的身後事不敬、草率。

“孫卿不必過謙,有你主持才能這麼快出結果。工部為父皇準備的棺槨,按工期明日也就可得了。還需要孫卿與欽天監計算入棺的時辰以及移去壽皇殿的吉時。”

“陛下放心,這些事情老臣會做好的。”

光宗的喪事出乎意料地順利,可能是老天看他這三天過的還算不錯,就用那話樂極生悲來找他了。

光宗存留於世的兄弟還有三人。朱長浩、朱長潤、朱長瀛在孫如遊離開後聯袂來找他來。三人提出要求,要在神宗皇帝落葬以後就藩。

朱長浩是很不得神宗皇帝待見的兒子,這與他母妃周端妃在神宗那裡地位有關。他直到二十五歲了還尚未選婚。禮部和內閣看不過眼,多次上奏章請神宗給兒子娶親。神宗就是不搭理。戶部後來也加入敦促神宗給他娶親的行列了。

原因是扛不住朱長浩的纏磨。

朱長浩從到了適婚年齡後,就每天去和戶部尚書要準備成婚的銀子,每次不多也得幾十兩銀子,趕上賦稅銀子解到戶部太倉的時候,沒有三五百兩別想把他從戶部打發出去。

一來二去的十來年下來,戶部主事為他專門立的那個帳薄上,記錄了五皇子已經用大婚的藉口,從戶部颳走十八萬餘兩的銀子了。

可他與六皇子、七皇子一起娶妃成親的時候,都是戶部出的銀子,他颳走的那些銀兩,沒見他掏出來一分。

可見這人要銀子不要臉皮的決心。

按說皇子成親後就該在半年內去就藩了,但神宗萬事不理,這三位皇子就有了籍口賴在京師不走。光宗繼位後,三人曾向他們的長兄提了一堆就藩的條件,參照系定的是福王。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們本以為性子軟糯的光宗,看他們攀扯福王怎麼也會給多些好處的。

沒想到光宗駕鶴西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