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木匠皇帝56,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養心殿裡的天子卻擺擺手說道:“李卿, 下一個專案?”

李汝華如鬼使神差就往下念,“明年要給十三道兩京的恩科留出款項。”

所有人都沒有異議,天啟元年開秋闈的恩科,天啟二年春天就會接春闈。但朱由校卻道:“明年秋天同時加上武舉。”

雖是出乎意料, 但是遼東在用兵,加上武舉也是應有之義。

李汝華繼續往下念,“三大殿的重建, 需要撥款……”

“停。”朱由校打斷戶部尚書,“明年暫停三大殿的重建。大朝會就在文華殿、或是乾清宮擠擠就可以了。”

各部尚書都跟見鬼一樣地看朱由校,為了重修三大殿,朝廷和神宗打了多少饑荒?而且萬曆二十五年的火災, 除了午門及其以外的地區沒有被毀, 其它與嘉靖那場大火沒太大差別。從掖門能看到乾清宮門,其間是一片的荒蕪,三大殿的廢墟上竟然有五六年的時間雜草叢生。

最後還是內閣嗆不住壓力, 從戶部走銀子去清理三大殿的地基, 斷斷續續的直到萬曆四十三年秋三大殿及箭樓次第開始動工重建,中間又停過無數次。

工部尚書王佐問道:“陛下,三大殿就這麼荒蕪著不重建嗎?”

“嗯。太倉沒銀子、內帑金也基本空了。慶陵修整好了嗎?二帝還沒落葬呢。”

王佐在天子坦然的目光逼視下, 不由自主地往後瑟縮了點兒。

“陛下,工匠是在日夜趕工, 爭取早日將光宗的寢陵完工。”

“嗯。不急, 慢慢修吧。三大殿這項等以後什麼時候有銀子了什麼時候再說。”

老大臣的心裡都是一樣的念頭, 你們祖孫是一個秉性, 就等著戶部出銀子是吧?三大殿燒燬了二十多年都不肯出內帑金重建,你們祖孫的那個內庫是屬貔貅的嗎?

但現在不是與天子爭論的時候,惹惱了少年天子學神宗再不上朝,現在遼東局勢可不是三十年前了。

周嘉謨開口打破緘默,“李尚書,繼續。”

李汝華點點頭往下念:“兵部是明年度支的大頭。具體要用多少,迨諸位討論了兵部在遼東的方案才知道準確數字。但是拖欠的軍餉是要先償清,那是將士的賣命銀子。包括明年的軍餉在內,總數是三百一十一萬餘。”

“這個三百一十一萬是必須要留出來的。眾位卿家沒反對意見吧?”

方從哲代替所有人回答天子的問話。

“沒有。這筆銀子該留出來。”

“下一項就是朝廷官員的薪俸。京師和地方的所有職位滿員,全年的薪俸是接近一百一十萬兩。”

每個人都加薪了二到三倍。比較取消的稅賦優惠,對中低層的官員,家產微薄的人,還是加薪更划算一點兒。尤其是那些比較耿直、在中舉後沒接受投靠隱田,經濟上簡直是光明正大地翻身了。

對於尚書級別的這些人,真的難說是吃虧了還是佔便宜了。他們自身所在的級別,是有萬畝的免賦稅資格,而且他們的田多田少是沒有人去核對的。可是以周嘉謨為首的尚書們,還是齊心協力支援天子的改革。

部分的勳貴和所有的藩王是這次薪酬改革的失意者。勳貴沒了免賦稅的待遇,但是功勳田仍舊歸他們所有。但藩王以後要全部取消封邑,每年由戶部折算銀兩按爵位給他們相應的待遇。

勳貴裡吃虧的是在朝沒有實職的那些人家。只能靠著功勳田裡那點兒產出做個土地主了。像英國公、定國公這樣在五軍都督府裡有實職、府裡的兒子都在軍中領有實職的,收入未必減少了。

再有就是那些舉人和秀才了。可是在座的尚書不開口,其餘的在京官員不少自身都牽扯進隱田、侵吞了朝廷的賦稅不能全額歸還的窘迫裡,也沒臉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