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木匠皇帝84,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由校沒打算一日就能趕到撫順。他在第二日一早又召見了在瀋陽領軍的總兵官賀世賢、尤世功、陳策、姜弼和朱萬良。對他們在抗擊建奴、守衛瀋陽這幾個月的表現, 給與了極高的肯定, 並囑咐他們好好養傷,大明的北疆還需要他們鎮守。
天子推心置腹的一番話,又把瀋陽的五位總兵官感動的熱淚盈眶。
鑑於瀋陽的那萬名禁衛將士受傷的人數比較多, 朱由校乾脆一個都不帶了, 只讓他們在瀋陽好好地照顧傷者, 等春暖花開以後再說。但是因為奉集只被圍困而沒有起戰事, 他派人將那四千禁軍全部徵調到親征軍中。
朱由校這一日帶著將近五萬的人馬,避開了棋盤山,沿著渾河向東北而行。這一路上全是努/爾哈赤帶大軍撤退留下的痕跡。朱由校約莫著走到了瀋陽和撫順的中間就下令安營紮寨,給奉集過來的那四千禁軍融入隊伍的時間。然後讓楊麟和馬世龍分別值守上半夜和下半夜。對二人的要求就是,讓夜間值崗計程車兵提高警惕,保護好自己, 由雙人崗改為四人崗。只要不是夜間襲營,由著建奴的遊騎打探吧。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對策。大明士兵的夜盲症, 抗不起遊牧民族的火眼金睛。
第二日大軍仍是四更正就全體離開熱被窩, 五更用了早膳後拔營。這一日朱由校反而用了泰寧侯做先鋒,讓他帶了三千騎兵在大軍前面、不能超過五里的距離探路。
並且告誡泰寧侯。
“你們先鋒營如果遇到建奴百八十人的遊騎,也不準去追, 只管按著大軍行進的速度在前慢慢走。如果建奴的尤其人數增加,甚至挑釁你們動手, 用火炮轟就是的了。若是建奴人數過了五百, 一定要立即派人回來送信。”
泰寧侯是很聰明的人, 遇事也肯動腦子, 他立即明白天子的意思,領命帶了先鋒營而去。
英國公世子和定國公世子這一路輪替做先鋒官。如今見天子換下他倆令派了泰寧侯做先鋒,都有點兒訕訕的不大好意思。
朱由校看他倆那模樣,知道二人心中所想,一邊往御帳外走,一邊點撥他倆。
“前面用你倆做先鋒,是因為遼陽、瀋陽尚在大明手中,即便遇到建奴也無妨。前面就是撫順了,建奴得了後把撫順當成防備大明的邊城,必然會在撫順設重兵把守。尤其是努/爾哈赤剛剛戰敗退回去,他現在就是離開了撫順,距離撫順也不會太遠。泰寧侯比你倆年齡大,少了一些血氣方剛的勇猛,多了不少中年人的謹慎,才是這時候最適合的先鋒。”
兩位世子趕緊表示接受天子的教導,但二人心裡升起了怪異的感覺,莫名就覺得眼前的天子不是十六七的少年,而是他們父祖那樣老於世情的人。
泰寧侯這一路遇到很多次建奴的哨探,開始是一二個人,然後慢慢增加到三五十人,後來不到日中就過了百人。這些人在先鋒營前的幾百米滯留不去,把大明的軍卒激得火大。
泰寧侯牢記天子的吩咐,傳令下去讓軍卒不得與那些遊騎起爭端,權當他們是帶路的了。有的軍卒很不甘心,但上司有令也只好捏著鼻子執行。只不過是在心裡抱怨幾句,哪裡要他們帶路,建奴大軍撤退的痕跡清晰呢。
過了午時,那些遊騎就橫在路中不肯走了。先鋒營的前隊只好停了下來,明軍的弓箭弱與建奴,他們手裡即便有硬弩,準頭也不及人家。
泰寧侯立即從先鋒營的中軍趕到前面,看著五百米外的那些攔路的百餘建奴,感覺是遇上劫道的山匪。他叫來兩個火炮手下令。
“前面那些建奴,四發炮彈連擊。”
火炮兵應令開炮。
第一發炮彈下去,那些遊騎的戰馬立即就驚了。發瘋的戰馬前立的、後尥蹶子的,甩下來不止一般的騎兵,等兩個炮兵打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