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木匠皇帝86,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方的冬天早晨亮的比較晚, 要到辰初才會完全放亮的。
明軍全體從黎明的爆炸聲響起就站在西北風裡, 因為怕被偷偷摸過來的建奴援軍知道他們有防備,基本都屏聲斂氣、不敢弄出什麼動靜的。等卯時末了,天也矇矇亮了, 放眼看去茫茫的野地裡根本沒有建奴援軍的影子, 從上到下的、所以快凍僵的將士們, 才開始跺跺凍麻木的腳, 原地跳跳暖和暖和。
聽到天子下令說輪流去用早膳,飢寒交迫到前心貼後心的將士們,恨不能立即山呼萬歲。因為天子會跟著他們吃一樣的食物,所以這些禁軍跟著天子親征的好處之一,還表現在伙食上,不僅能吃飽、還能夠吃好。
像昨晚在東門外那一戰, 今天早上就又會有馬肉加到伙食裡。昨天傍晚出逃的人家有乘牛車的,那麼在今天的早膳就給軍卒添了一點兒的牛肉醬。東西雖然不多, 也就一人一口的份量, 但要是別的時候,那牛肉可就會全到了將領的嘴裡的。
東西雖少,可是人心暖和啊。
等他們輪流用過早膳了, 將近辰時末了,再度想起的爆炸聲警示建奴的援軍到了, 所有人立即戒備起來。
領軍的扈爾漢對地雷不陌生。在明軍裡呆過多年的努/爾哈赤兄弟, 早就講過這東西該怎麼處理。凌晨的時候是他急著要趕到撫順沒有防備, 才會中了明軍的埋伏。
幸好夜間行軍的時候, 隊伍拉的很開,實際的傷亡並不是很大。
爆炸聲一起,他就傳令所有騎兵往後退,靜待天亮。等天光大明以後,他命人砍伐了大樹,挑出來幾匹老馬,趕著這些老馬拖曳大樹往前跑。搭進去十幾匹該淘汰的老馬之後,開出了前往撫順去的通道。
援軍傷亡不大,與這些旗民的萎靡不振的精神有關。
去年初冬的時候,大汗就集結各旗的成年男子,十六歲到六十歲都要出征,還挑選了一些身強力壯的漢人奴隸隨行。為了能到瀋陽搶到足夠的越冬糧食,大金差不多算是傾巢而出了。可是在遼陽、瀋陽損失了快一半的旗民,漢人奴隸都損失在瀋陽城下了,卻什麼也沒有撈到。
如今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空著兩手回去赫圖阿拉,雖不滿但比起留在遼陽屍骨無存的兩個貝勒、一個阿哥、還有阿爾岱兩兄弟,他們覺得是長生天在保佑自己。
轉眼間,又被大汗派到撫順增援。沒人心裡是願意去的,但是誰也不敢說出來。
扈爾漢在夜間沒察覺到旗民的情緒不對,但是跟著他往撫順走的隊伍,稀稀拉拉的拖出了很遠。
明軍的火炮手們早等的著急了,很急、非常急。
十里地對騎馬的建奴援軍來說,放開戰馬也就是小跑二刻鐘的時間。怎麼還不到呢?
扈爾漢帶著隊伍趟過了地雷陣以後,終於發現自己帶著的隊伍不對勁了。他停了下來,命令各牛祿把自己手下的旗民集合起來。一萬人的隊伍,拖出了二里地去了,太不像話了。
在牛祿馬鞭的抽打下,這些旗民終於將隊伍變得緊實了很多。
扈爾漢站在佇列前,對所有的旗民大聲訓道:“大汗帶著咱們這些年打了多少勝仗了,你們還記得自家吃不飽的日子嗎?還記得是怎麼能吃飽飯的嗎?所有的旗人,每人都有一份糧食,哪裡來的?前年你們分得的明軍戰利品又是哪裡來的?都打起精神來,咱們把圍攻撫順的明軍將士殲滅,這些明軍帶來的東西,你們人人有份。”
沒有什麼比能分到戰利品更讓這些旗民更激動了。哪怕是餓了一夜,他們也從各自的馬褡褳裡掏出給戰馬預備好的炒黃豆。把戰馬喂好以後,再上馬的旗民就精神很多了。
扈爾漢一馬當先,向著已經準備好迎接他們的明軍火炮陣地衝了過去。
熊廷弼自從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