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木匠皇帝100,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00

朱由校看著眼前這些擠滿了乾清宮的朝臣, 各個都顯露出了猙獰的一面, 立即趕緊自救:“六部七卿、內閣、英國公、定國公留下。朕是隻用了四天就從遼陽跑到京師的呢。”

能在乾清宮擠到一個位置站的,都得是五品官以上了, 大多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了。看著還是滿面塵土、硬撐著坐直的少年天子,就是張問達也把要彈劾的念頭先壓下去,論週歲還不到十六歲呢, 唉!

等都察院的御史和朝臣都散去了, 朱由校就讓內官給這些老大臣們看座。他先問年齡最大的吏部尚書周嘉謨:“周卿,京師這兩個多月一切可都安順?”

周嘉謨撅著鬍子回答:“陛下,吏部的所有事情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沒有出任何差池。”

這老大臣的情緒,明顯還沒從朱由校進京護衛不足一事兒上緩過勁兒呢。

朱由校掃了一圈,沒看到戶部尚書李汝華、工部尚書王佐、禮部尚書孫如遊。六部尚書缺了一半,他的眉頭不由就皺了起來。

葉向高揣摩到朱由校的意思, 站出來奏道:“陛下, 戶部李尚書病了,暫時由戶部左侍郎汪應蛟代理戶部事宜。工部王尚書還沒有痊癒。禮部孫尚書也病了, 暫時由禮部左侍郎公鼐代理禮部的事宜。”

朱由校雙眉緊顰到一起了, “怎麼都病了呢。病了多久了?是什麼病?”

周嘉謨的語氣含著莫名的悲傷:“老了。孫景文是著了風寒, 再將養一些日子應該就好了。他倆怕是以後再不能上朝為天子理事了。”

朱由校看著眼前的這些老臣,與李汝華等年齡相仿的有不少人, 應該是同病相憐、惜惜相惜的趨同, 讓這些七十歲以上的老臣, 臉上都帶出了日暮的悲涼。

他立即回頭對劉時敏吩咐道:“記得讓太醫院派太醫去給幾位尚書看診。該用什麼要從太醫院走朕的名頭。另外讓太醫院安排個時間, 給在乾清宮裡的這些重臣都把把脈,有什麼不妥當的早早調理,那些滋補的好東西儘管取用。”

以周嘉謨為首的這些臣子,立即都站起身來,向天子表示衷心的感謝。調整了薪酬以後,在乾清宮的這些重臣,哪個都是高薪了,誰都買得起那些貴重的滋補物,但是天子這樣細心、大方的關懷,還是令臣子們感動不已。

李汝華病休,朱由校就對汪應蛟說戶部的事情。

“汪卿,大軍在外征戰,籌備糧草等辛苦戶部諸位了。”

汪應蛟起身板著臉答道:“回陛下,為大軍籌辦糧草是戶部份內之事,做好是應該的。”

朱由校在心裡想說一句,這人是什麼意思啊?憑啥給朕臉色看?會不會說話啊?這是要把聊天聊死了?哪想到他這念頭還沒轉完,汪應蛟就繼續說了。

“陛下此次北征大捷,臣為大明江山社稷有陛下這樣承繼了太祖、成祖武功的天子驕傲。但是在遼瀋之間、陛下親自率軍上陣是太不應該了。要知道刀槍無言,萬一龍體有傷,北征就停留在遼陽還是繼續?若建奴得知陛下在遼瀋之間,又如何不會傾巢圍攻陛下?

還有陛下回京這一路又只帶了千名禁軍護衛,陛下是要老臣等人,以後日日夜夜為陛下安危掛懷,不得安寢嗎?

陛下須知武宗落水後,一病不起的舊事。武宗當年……”

汪應蛟也是有才,朱由校突然回京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居然能夠無底稿就條理清晰地說了快一刻鐘。

朱由校聽得都想抱頭呻吟了,好容易把都察院的御史都糊弄走了,連左都御史張問達都不挑頭彈劾,汪應蛟卻開始“問罪”自己了。

他抓住汪應蛟停頓的空兒,趕緊為自己辯白:“汪卿,遼瀋之間的那次硬抗建奴騎兵是迫不得已的。

若是朕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