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木匠皇帝103,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留在京師的這些藩王要與陛下討欠俸, 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些年來, 神宗除了對其同母弟弟潞王朱翊鏐疼愛有加,對其他藩王就是不斷地拖延應給他們的米、帛等應得的俸祿。向當地官府討要, 回答永遠是已經報上朝廷了,就等天子的旨意。

可是神宗連朝廷缺了尚書、缺了閣臣都不理會,哪裡會理會他們這些藩王少了俸祿。有的宗室封號為奉國中尉的, 每年甚至只能同因罪格爵的庶人一樣, 只領到一、兩石米。

宗室的藩王們,從接到新君要求他們進京給兩位先帝守靈的旨意,就欣喜若狂。這事情太出乎他們的意料了。因為從嘉靖皇帝起,就有“二王不相見”的規定,目的是防止親王們有串通的機會謀反。這些親王、郡王們,連出城去祭掃自家父祖,都要先向皇帝請旨, 得到允許後才能出城。華麗的王府對他們只是一個巨大的囚籠, 能進京、能離開封地、能夠出城看看外面的景色,所有人立即包裹款款地進京了。

這些所有的藩王按照與朱由校的親緣關係, 早出了五服。從世宗朱厚熜算起, 世宗沒有親兄弟, 穆宗朱載垕也無親兄弟長大成人,傳到神宗朱翊鈞這一代, 皇帝終於有了一個同母弟潞王朱翊鏐長大成人。

神宗朱翊鈞出生的時候, 穆宗朱載垕那時候仍是裕王, 且已經連喪了兩子。他對這第三子是萬分喜愛, 卻不敢報到當皇帝的嘉靖帝那裡。因為朱翊鈞的出生礙了信奉道教、追求長生成仙的嘉靖皇帝的眼,以至到神宗五歲的時候,穆宗繼位後他才得以有名字。

但他的同母弟弟朱翊鏐出生,卻趕上了好時候。其生母李氏母憑子貴,在朱翊鈞被冊封為太子後,也由宮女子晉位為貴妃,母子三人成為穆宗內廷的第一份。雖然穆宗喜好酒色,但是對自己唯二的兩個兒子,對長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對次子就不免嬌縱。

這樣嬌縱著的朱翊鏐在宮裡是飛揚跋扈地長大。太/祖定製的一切宗親律法,到了他這裡從來都是廢紙一張。萬曆帝十歲登基,登基後生母李太后在內掌握宮廷,張居正在外處理朝事。倆人對朱翊鈞全是嚴加教導,唯獨對朱翊鏐,張居正作為外臣管不到內廷的皇子,李太后溺愛幼子,也不準朱翊鈞苛刻約束。久而久之以後,萬曆帝也對他不加節制,任其妄為了。

等其大婚的時候,花費就是太/祖定律的百倍。就藩的時候,更是花費了百萬餘兩為其興建王府。還曾賜田地萬頃。

朱翊鏐是在萬曆四十二年因其生母去世,悲痛不已,不久就病逝。遺下兩個兒子,即第三子朱常淓是萬曆三十五年出生的,第四子則更小了。朱常淓在萬曆四十四年繼承王位以後,由其嫡母代掌王府。可是潞王府的那些屬吏們跋扈慣了的,依舊按著潞王在世的時候行事。

這要是萬曆帝活著,這些都不是事兒。潞王朱翊鏐的陵墓處處都有皇帝才能用的龍飾,連地宮的大門的門釘都違制與皇帝寢陵一樣。去年朱由校令都察院查勘各地藩王違制、違法等事,潞王府就排在了第一位。首當其衝的事情是潞王的陵墓違制超標。朱由校當時的批示是責令工部、禮部協同地方官府一起糾正。

神宗朱翊鈞和光宗朱常洛父子倆被朱由校以沒有銀兩停在壽皇殿不能落葬,工部去和禮部去糾正朱翊鏐違制的事情,乾脆將這些違制的東西弄下來,準備用到慶陵——光宗的正在建的寢陵。

然後麻煩事兒就來了。

李正妃不肯讓禮部和工部動朱翊鏐的陵墓,數次與禮部、工部官員發生衝突,朱常淓年後收到嫡母的指示,令其在天子跟前告狀,制止禮部和工部的行動。

因為朱由校領軍北征了,朱常淓無可奈何。等得知朱由校回京,立即就遞上了請安摺子,要見天子申訴冤屈。

見就見吧,這事兒也該有一個了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