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木匠皇帝124,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河百害, 唯利一套。這指的是漢朝時候,曾大規模移民去河套地區,在氣候溫暖的黃河河套進行屯墾, 駐軍能夠自給自足。

到了大明的現在,這個鄂爾多斯高原上黃河的衝擊平原, 由於氣候變化, 在河套內的中心形成了毛烏素沙地——這裡曾是秦時期的河南地,森林草原草木茂盛。而貼著黃河的南岸, 早已經是黃沙滾滾的庫布齊沙漠。在黃河幾字拐彎的西北角、位於後套的烏蘭布和沙漠與庫布齊沙漠, 隔著黃河漸漸成為拉手之勢態。

風吹黃沙落黃河, 最後都在下游淤積到了河道。

朱由校到寧夏衛的根本目的,就是想要讓西北邊陲在三兩年內、甚至三五年內,都不用朝廷再增加兵力、增加投入。

他的計劃是讓寧夏鎮堵住賀蘭山脈與烏蘭布和沙漠之間的空缺,就是磴口、烏海一直到石嘴山相連的這一條線,將這條線往西五百里的地方, 都變成不毛之地, 絕了蒙古人從這裡南下的可能。

因為以韃靼的遊牧習性,三、五天內的里程裡, 若是沒有青草可供戰馬啃食的區域, 他們是絕不可敢冒著風險過來的。

繼而就是要翻越賀蘭山了。要將賀蘭山脈的西邊也燒成五百里的沒有綠草之地,徹底絕了蒙古人在河套這個屯墾和遊牧兩宜地區、憑藉輕騎的優勢來回劫擄的可能。

這也是國力有限、軍力不強的時候, 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為以大明現在的氣候條件, 河套只能種植一季, 糧食產出滿足不了駐軍的需要。朝廷又沒有足夠的實力, 穿越毛烏素沙漠給孤懸在外的駐軍,從千里之外的南方送來足夠的糧食。

最怕的是南方的糧食產區出現天災,到時候就是想給駐紮在河套的軍隊送糧食也做不到。

那復套、守套只能是夢想。

與其投入太多,讓這片農耕和遊牧的交界地成為韃靼侵擾西北邊鎮的跳板,不如干脆就將河套重新規劃。

東套的前套在清除了土默川的有機力量之後,杜文煥能夠完成陰山北面的計劃。那麼前套就可以成為大明榆林衛屯墾之地、成為大明的新馬場。

他要解決是在後套巴彥淖爾地區屯墾和遊牧的蒙古人,他之所有從寧夏鎮這邊兜一圈,從黃河西套繞路轉上北邊,就是要與寧夏鎮的總兵講清大局勢、以及後續的具體處理方法。

寧夏所在的西套是一個以回族為主要居住民之地。這是當初大明設立寧夏衛的時候就形成的。寧夏的民風彪悍,蒙古人在寧夏寇邊很少佔到便宜。但是去年這裡也頻頻告急。寧夏鎮也有從京師派過來的一萬禁軍將士。

寧夏鎮的總兵吳盡忠在接到欽差的時候,驚訝得嘴巴張的能塞進去小孩子的拳頭。他摸摸自己的額頭沒有發熱,又揉揉自己的眼睛,眼睛也沒花,眼前確是站著一個大活人,拿著身份證明向他傳達了天子的口諭。

他磕磕巴巴地說:“今兒是上元節啊。”

豐城侯忍不住就笑了,被西寧侯打發跟著豐城侯同來的杜弘域也笑了。

杜弘域上前一步先做自我介紹:“吳總兵,在下是榆林衛副總兵杜弘域,字開之。你喊末將開之就可以了。我父親是榆林衛總兵上文下煥。”

吳盡忠找回一點兒神志,杜弘域他沒見過,但還聽說過的。仔細打量一下,確實與杜文煥那喜歡裝文人的有五分相像。

“你父親可好?”

“託你老人家的福,好著呢。還能上馬掄刀教訓小子呢。”

吳盡忠一笑,“你現在也是副總兵了,杜大帥也是後繼有人。”

杜弘域靦腆地說:“全靠長輩們提攜。”

李承祚橫了杜弘域一樣,在軍中就覺得這小子會說話,天天緊跟著西寧侯在天子跟前湊趣,天南海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火影:戰國的那些事

滾水摸個魚

我,慈愛勇者,打錢!

Mr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