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木匠皇帝144,彼岸繁花[綜紅樓],林一平,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44
殿試過後不久, 西南陸續送回來好訊息。奢崇明對上劉渠率領的經過遼東、西北戰場洗禮的紀律嚴明、火力威猛的禁軍,節節敗退,提出要投降朝廷。
張之棖從與秦良玉南下就明白自己要替天子做什麼。大哥帶著禁軍在遼東進行拉網式的、不遺餘力地搜撲建奴, 回京短暫修養的時候,也在言談中也讚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語有道理。不用天子多說, 他就明白天子給與他錦衣衛和東廠令牌的意思。
故而他在離開京師不久, 就帶著幾十人脫離了秦良玉的白桿兵,日夜兼程地往四川趕, 總算是及時趕上劉渠率領的禁軍。
面對奢崇明提出的投降, 他把持有的錦衣衛和東廠令牌給劉渠看。就讓劉渠明白了對彝族的這場造/反的處理方法, 應該與對遼東的女真人是一樣的。他下令不接受奢崇明的投降,並以要為死在奢崇明這場叛亂中的官員、軍民報仇的名義,下令屠盡參與叛亂的十多萬彝人,然後帶兵轉去貴州。
屠盡彝人叛眾的訊息,被四川左布政使朱燮元用八百里加急送進京師。好容易才有一次的大朝會, 被這個訊息拱了兩天火的御史, 開足火力狂噴劉渠。朝堂上慷慨激昂的御史,你方唱罷我登場, 熱鬧的如同戲臺, 大多是彈劾劉渠為傷心病狂的屠夫。這使得朱由校懷疑自己是不是會患有反人類罪的傾向了。
當然這中間也不乏支援劉渠做法的言論。但是在首惡必除、被脅從者應該寬大的聲勢下,支援劉渠的聲勢就顯得太弱小了。
支援劉渠的人少但不退讓, 雙方激烈地爭辯起來。
吵到日上三杆了, 強烈要求處置劉渠的御史氣焰越來越盛。好不好的就在這時, 從山東送來八百里急報, 說是聞香教起事,斷了大運河。
魏朝尖細的嗓音讀罷急報後,幾百人的文華殿立即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中。所有人都知道運河對京畿的重要性,都明白一旦南北交通斷了,僅依靠海運從天津給京畿運送糧食,是不能滿足京畿對其他物質需要的。
朱由校腰背挺直地坐在高高的御座上,不理捧著急報的魏朝,面無表情地沉聲向朝臣訓話。
“聞香教之王森早死在獄中。當初神廟便是秉承被脅從者不問罪之洪德大義,釋放了大批跟隨的教眾,也沒有問罪鄉野中盲從的百姓。
現這封八百里的加急中,說聞香教發展有幾十萬之眾了,佔領山東多處了。並且此次造/反的領頭者徐鴻儒自稱‘中興福烈帝’,諸位卿家,朕想問問這與‘大金’、‘大梁’的建國相比,又有何不同?
朕現在就想請都察院的御史去核對一番,當年以‘被脅從者’名義釋放歸鄉的聞香教眾,如今是不是還好好在家鄉耕田度日做良民?”
剛才彈劾劉渠嗜殺的御史都不吭聲了。這事兒還用去查、去核對嗎?肯定那些老教徒們都會再次被裹挾進去了。
張問達出列向天子奏道:“陛下,聞香教的教徒甚多,信徒遍及在京畿、山東、山西、陝西、四川等省。”
張問達不想都察院的御史們,被天子派去聞香教造/反等地白白丟了性命。但是天子要除去所有參與反叛者的想法也太恐怖了。他只好自己出頭,試圖說服天子改變主意。
“張卿,只有大明的百姓,才能受大明的官兵庇護。這些反叛者既然覺得大明不好,現在是末世了,朕也不是嗜殺之君。定國公。”
“臣在。”
“你點五萬禁軍去山東,恢復大運河的交通,將聞香教的教眾,都驅逐出大明的領土。大明不留亂臣賊子。”
定國公應令。
朱由校接著說:“擬旨給灤州,屠王森、徐鴻儒九族。傳旨大明官府所在之地,所有再拜與王森‘聞香教’有關之邪教教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