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清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499、痴情皇帝負心妃(八十一上),書中游[快穿],月下清泠,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司馬信又談起藏寶圖的事背後涉及高麗的事, 司馬容道:“這倒是和姜兄弟說的‘敵國勢力’滲透的可能對上了。姜兄之聰慧果然非常人能及。”
花弄影說:“司馬兄, 咱們就事論事, 不吹不黑, 言歸正傳。”這回他們幫了大忙,司馬家的主人們說幾句好話倒也是出自真心。
司馬宸道:“就算背後有高麗人搗亂,他們目的是什麼?高麗武林是想稱霸中原武林嗎?還是高麗王有意入主中原?”
司馬宜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綽爾小國也太不自量力了,前隋時高句麗也是強盛一時, 但如今的高麗卻國力非能與之相比的。”
花弄影原不想做什麼事以防又發展成作死,但是聽到這話還是忍不住說一句, 說:“二爺,此言差矣!”
司馬宜倒是奇道:“難道不是嗎?我大原還會怕如今的高麗?”
花弄影道:“我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二爺將高麗與高句麗相提並論實是大謬。西漢時期, 扶余王子朱蒙與扶余其它王子不和逃離原扶餘國,後建立高句麗。不過《漢書上西漢早期就有‘高句麗’這個地理名詞, 朱蒙應該是以地名為國名。高句麗主要是由濊貊人和扶余人組成,建立之初,在東北長期與原扶餘國對立,是個擴張慾望十分強烈的國家。東漢年間高麗太祖王不斷擴張疆域,並逐步中央集權化, 差不多就是從比較粗陋的部落式強權轉變為像中土一樣的王朝。僅僅七十年他們重建了丸都城, 將疆域橫掃遼東,後來幾乎完全控制了漢四郡地域的半島。當時半島上還有兩個還沒有江北這麼大的小國叫做百濟和新羅,三國長期軍事對峙,這也就是那個半島的‘三國時代’。不過呢, 高句麗也沒有什麼牛逼,前燕政權就打到了丸都城,前燕是鮮卑人的王朝,和你們司馬家也有點關係,你們現在的姻親就有慕容山莊,慕容氏應該是前燕皇室後裔。說起這個慕容氏,又不得不說說那個當時的天下第一美男子鳳凰兒慕容衝。話說這個慕容衝……呃,跑題了……”
忽聽,嘻嘻兩聲女子嬌笑聲,原來是司馬宜的女兒司馬瑤聽他說的有趣而發笑。司馬瑤其實已經好奇地偷看了“姜餘”n眼了,當時這個“姜餘”在大廳戲耍那些來司馬家找麻煩的事,他們兄妹也偷偷在窗外瞧了。他只一個瘦弱書生,面對群雄泰然自若,三寸不爛之舌就將危機化解,這不禁勾引少女的崇拜之情。
花弄影一點沒有君子的風度,看到美眉就回以一個微笑,也不顧人家紅了臉去。
司馬宜咳了一聲說:“姜兄弟,你還沒有說謬在何處呢。”
花弄影也不去看美眉,淡笑道:“這裡說到新羅和百濟兩個小國,前隋後期架空新羅國陷入內亂和衰落,新羅真聖女王統治下的新羅爆發了起義,就像陳勝、吳廣一樣的,腐朽的新羅王朝很快分崩離析。各起義勢力中有個叫‘弓裔’的部隊,很快就擴張了勢力,並打出了‘高句麗’的旗號。這時候真正的‘高句麗’早被前隋所滅,高句麗的皇室內遷中土,其臣民扶余人、濊貊人貴族也大部分內遷。這個新羅的義軍偏要打出‘高句麗’的旗號,那是拉虎皮忽悠嚇唬人的。但是歷史就是個玩偶娃娃,這裝逼忽悠久了呢,假的也是煞有其事的樣子,反正大部分半島人堅持自己是高句麗後裔,假作真是真亦假,這個‘弓裔’軍閥就這麼史稱‘後高句麗’了。”
司馬宸道:“但是高麗王室姓‘王’呀,不是姓‘弓’。”
花弄影道:“當然不是‘弓裔’後代,‘弓裔’也未必真姓‘弓’,因為新羅賤民沒有姓,常以‘弓’為姓。其實他在起義軍中也是得位不正,他原是投奔義軍首領梁吉,深受信任,五年後反叛自立,自稱是新羅憲康王庶子。自立後就打出復興‘高句麗’的旗號,就這樣忽悠人了七八年,後改國號為‘武泰’,七年後又改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