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峰迴路轉,不明不清,第十個名字,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要消減宗室開支,朝臣們可以明著反對,也可以暗中作梗。現在官員們想升遷、想排除異己打擊對手,不管手段怎麼巧妙,還是要皇帝幫忙。

雙方都有訴求,還都有必須的資本,這筆買賣肯定有的談。洪濤打算拉一派打一派壯大一派,簡單點說,看誰懂事願意配合自己就對誰的黨派高抬貴手,多批准一些官員升遷。

反之就不批唄,不管你政績怎麼好、民聲如何高,想挑毛病就沒有挑不出來的。嘴上長個水泡,面聖時都可以說成儀容不整有失體統,誰讓咱是皇帝呢!

要問這麼做會不會傷害部分正直官員的利益,那是必須的,保不齊會被私下裡稱為昏君。歷史上的昏君,有一部分可能也是這麼產生的。

但這就是改變的成本,面對一套執行了兩百多年的體系,想空手套白狼輕易破解太不現實了。洪濤打算用五十年時間,再搭進去一大批好官,以及自己的名聲,逐步挖空這套體系的根基。

同時邊挖邊補,既不讓它轟然崩塌,又得為自己掌控把握。這是個精細活兒,必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急不得。

登基了剛剛一年半的年輕皇帝突發奇想,要大幅度消減宗室待遇,還在早朝上與反對的言官公開辯論,最終取得了勝利。

這件事在景陽元年算得上最轟動了,比年初的妖書案還引人眼球。文武百官無不翹首以待,打算看看這位年輕的皇帝到底能不能頂住壓力把事情辦成。

說實話,除了少部分官員與宗室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利益交換之外,大部分官員還是樂意看到皇帝能著手解決這個大包袱的。

但從官員們的角度出發,他們又不能表現的太積極。早朝時爭論的三個重點並不完全,實際上最令官員們擔憂的不是啥祖制,也不是禮法和穩定,而是皇帝以及後宮的真實態度。

早在嘉慶年間,曾經也推行過旨在消減宗室待遇的《宗藩條例》,短時間內效果還不錯。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宗室人口年年暴增,這條法令也就成了雞肋,無法從根本上遏制巨大的開支。

而且在削藩的問題上官員們也面臨著幾個躲不開的難題。第一,從成祖皇帝朱棣開始,不止一位皇帝是藩王出身,如果從律法上否定藩王對國家的貢獻,就等於否認了這幾位皇帝的正統性。

第二,削藩太狠的話會影響皇室的聲望。如果連皇帝的大爺叔叔、堂哥堂姐們都要去給別人幹活混口飯吃,或者乾脆上街要飯,怎麼說也不符合皇家的威嚴。

最重要的還是第三點,找不到合理且合情的辦法來處置那麼多宗室成員。啥都不讓幹肯定要由國家供養,人家不是不想掙錢養家,是你們不讓嘛!

允許宗室成員參加科舉,或者學門手藝自謀出路吧,又怕皇帝藉機利用宗室成員擴張權力,或者說宗室成員利用特權勾結官員欺行霸市、兼併土地,擾亂帝國的經濟秩序,甚至謀逆造反。

不能解決這三點,無論誰當皇帝也無法徹底甩掉這個大包袱。別看年輕的皇帝在朝會上說得慷慨激昂,等到把想法落在實處時,估計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最好結果也就是和嘉慶帝一樣弄個類似《宗藩條例》的臨時政策出來,暫時解決一下國庫空虛的燃眉之急。這樣的話,官員們的參與積極性就不太高了,全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等著看年輕皇帝的笑話。

不過這次官員們沒算準,朝會剛結束一旬時間,風向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沈一貫、沈鯉、葉向高三位內閣大學士先後在私下裡與關係不錯的同僚表了態,異口同聲的稱讚年輕皇帝有魄力、有眼光,正向著千古一帝的方向大踏步前進。

而做為皇帝的輔臣,他們必須義無反顧的全力支援,緊緊跟隨在皇帝身邊保駕護航,鞠躬盡瘁死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去他的賢妻,不幹了

妙玉子

三國:臥龍之子,三興大漢!

老驥臥槽

女配靠煉丹成世界瑰寶

朱月

白月光她不裝了[雙重生]

蕊青一

醜皇

易人北

唯妻是寵

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