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章 以文御武2,不明不清,第十個名字,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明不清翊坤宮之變204以文御武2不透過六部和內閣首肯就能直接染指兵權、重啟遠洋船隊,這兩個舉動可以說是嚴重侵犯了文官集團的利益,長此下去皇權就不受任何約束了。

可還沒等文官集團有所行動,明英宗朱祁鎮的第三把火也燒了起來。正統六年十一月,藉著三大殿修繕完畢的喜慶日子,朱祁鎮宣佈大赦天下,同時筆尖一劃把北京前面的行在兩個字給抹掉了。

別看僅僅就是兩個字,卻等於宣佈從此之後北京成了大明朝的正式首都,南京則成了陪都。這讓很多南方籍官員恨得咬牙切齒,他們無時無刻不想著遷都回南京,現在希望徹底破滅了。

僅僅十四歲的皇帝,卻在一年之間做了三件讓他父皇、皇爺爺都咧嘴的大事,誰要是再說朱祁鎮不學無術,就真是睜著眼說瞎話了。

古人說得好,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要扔。誰是廢物、誰有本事單聊沒用,得互相比一比。洪濤已經27歲了,親政6年多,至今也沒一個舉措能比肩朱祁鎮的三板斧。

不過和洪濤比起來朱祁鎮還是少了些沉穩腹黑,多了點血性和衝動。在沒有完全掌控局面時貿然放出大招,掀了底牌,為其之後的倒黴埋下了伏筆。

這三板斧除了彰顯皇權無上,還讓文官集團認清了現實。朱祁鎮不是他們需要的皇帝,如果不能透過道理讓其悔改,只能採取手段讓其消失。

有道是鐵打的朝廷流水的皇帝,大明沒有皇帝照樣運轉,但沒了文臣輔佐,肯定、必須、只能亂套,如果不亂,那就讓它亂!

當年宣宗朱瞻基征討交趾就是被楊士奇攪合黃的,仁宗朱高熾主張下西洋,上位一年就掛了。朱祁鎮再怎麼有能力,怎奈閱歷太少、人脈不足,還是有得斗的。

前面三板斧的成功讓朱祁鎮有點洋洋得意,愈發看不上文官集團的能力。於是在正統八年又開了個大招,敕諭翰林院,大概意思就是說:

“朝廷對文官的待遇有點太好了,可軍隊又太差了。衛所軍卒種地訓練之餘還要給文官打獵湊酒菜、砍柴火,比打雜的都不如。因此導致逃兵日漸增多,長此以往軍隊會不堪大用,必須想辦法改變。”

怎麼改呢?正當文官集團使勁兒琢磨皇帝會從何處下手、又該如何應對時,朱祁鎮劍走偏鋒,直接向文官集團下手了。

他要仿效洪武、永樂朝的規定,讓所有年滿70歲的官員退休。如果主動辭官還可以衣冠致仕,也就是保留級別和待遇,要是非等著皇帝發話辭退那就不客氣了,找點錯誤一擼到底很容易,連退休費都不用給了。

沈一貫入閣時65歲、沈鯉入閣時整70、朱賡入閣時66歲、李贄入閣時75,六部尚書最年輕的也快60了。

凡是能做到朝廷頂級位置的官員歲數都不會太小,就算沒滿70歲也拖不了幾年。將心比心,誰殫精竭慮攀爬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坐上高位,還沒享受夠呢,肯輕易讓出來?

在正統八年的時候,也就是洪保帶著船隊到南洋轉了一圈剛回來,朱祁鎮任命工部侍郎焦宏為八府總提調官,在福建和浙江沿海督造遠洋大船120艘。

鄭和下西洋時的船隊最多是200艘,朱祁鎮一下子就要造120艘,其用心不可謂不顯著,決心不可謂不堅定。

但文官集團的反擊也很堅決,從正統九年開始,浙江、江西和福建先後爆發了農民起義,並迅速蔓延,把沿海地區攪合得風聲鶴唳,嚴重影響了造船進度。

那農民為啥起義呢?文官們給出的理由無非就是勞役過重、民不聊生啥的,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埋怨英宗皇帝不該大興造船工程,看看,把百姓都逼反了吧!

可英宗皇帝沒信,他有自己的訊息渠道,也就是駐守各地的鎮守。太監們傳回來的訊息和官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去他的賢妻,不幹了

妙玉子

三國:臥龍之子,三興大漢!

老驥臥槽

女配靠煉丹成世界瑰寶

朱月

白月光她不裝了[雙重生]

蕊青一

醜皇

易人北

唯妻是寵

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