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部分,惡之花,九十八度,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能飛翔。他們被海明威寫進書中,他的寫作素材來源於他們的冒險、他們的軼事、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個性也是海明威文學創作的營養,他仰仗他們的力量。海明威也像畢加索一樣,只喜歡從別人那兒索取,不喜歡付出。
他需要朋友,需要朋友為他服務,為他付出,但卻好像總是忘了朋友之間的友情需要有禮尚往來維持,忘了替別人的利益著想。
在海明威成為名家的過程中,曾經有不少他所崇拜、仰慕的文化界名流幫助過他。但當海明威成名以後,他不但不感謝人家,反而把他們作為嘲笑的物件。格特魯德·斯泰因和舍武德·安德森,就是兩個被海明威利用完了之後又被他嘲弄的人。成名之後,海明威把自己視為偉人,別人都被他拋到了一邊兒,就連他過去一直視為文學界神明的伊斯拉·龐德也被他冷落和遺忘了。在海明威成功之前,龐德曾經幫助過他,並對他產生過深刻的影響。後來,龐德由於政治上的無知犯禁被捕入獄。他入獄後,海明威從未想過要幫一幫他。當時,美國文藝界甚至歐洲文藝界的許多知名作家和藝術家紛紛聯名請願,為營救龐德出獄四處奔走。海明威卻根本不想加入營救者的行列。雖然在記者招待會上,他也曾極力為龐德進行辯護,但他從來就沒有采取過任何實際行動,一位專欄作家韋斯特布魯克·佩格勒曾多次寫信給海明威,請求他在營救這位老作家出獄上盡一份力,但海明威自始至終從沒有采取過任何直接、實際的行動。
海明威特別需要別人的讚譽來確認自己的價值。在他被公認是當代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作家之一時,他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但在那年他過生日時,因為沒有一個美國作家記起要給他寫封便函或致份賀電,海明威感到異常憤怒,他沒想到別人竟敢這樣對待他。
海明威能接受別人對他的讚揚,卻不能忍受別人對他的批評。海明威的小說《死於午後》出版後,一位名叫伊斯曼的評論家批評道,小說寫得很幼稚,是個贗品,是膽小鬼的裝腔作勢,“恐怖的自白”和“宗教式的迷戀”,並說海明威屬於自封為小說家的那一派,其風格是一種“不妨稱之為往胸脯上粘假毛的文學風格”。
伊斯曼的批評激怒了海明威。他竟然找到伊斯曼的辦公室來尋釁打架。海明威仗著自己身體強壯,練過拳擊,便想用武力來征服評論家,哪知對方比他還厲害,抓起他,把他頭朝下,一下子扔到辦公桌另一邊的地板上,伊斯曼隨後過去掐著他的喉嚨,本想對他下手,想了想覺得沒有必要便放了海明威。但海明威後來卻編造謊言,告訴記者說,他打了伊斯曼一記耳光,而且一掌就把他打倒在地。結果,第二天清晨《紐約時報》上就根據海明威的編造發表了一篇標題為《海明威打了伊斯曼耳光》的文章。海明威的虛榮心真是讓人感到可笑。
十三 無限放大的自我(4)
人是喜歡膨脹的,一旦在某一領域成為卓越者,他們便認為自己在那一領域應理所當然地居於霸主地位,而且想當然地認定自己在其他領域中也是卓越者。作家、藝術家在這方面表現突出,一旦他們在藝術創造上獲得成功,他們便被認為是天才,而這樣一來,他們在所有領域中都要享有天才的權利。雨果的這種意識就非常之強。雨果自認為是天才,在他所生活的時代,他是文學界的巨擘,面對當時的文藝評論界,他曾直言不諱地宣稱:
在這個世紀,只有一個經典作家,你們聽清楚了嗎?就是我,我是當代最懂得法語的人。我後面是聖佩韋、梅里美……不過,梅里美是個胸無大志的作家……正如他們說的,“謹小慎微”,這是對這樣一個作家的最好讚美。真的!……梯也爾是看門人作家,他的讀者也是看門人……庫裡埃是一個下流的乞丐……夏多布里昂的作品裡充滿了精彩的東西,但他沒有人類的愛情,性情可惡……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