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李慎有才,貞觀小閒王,悟途,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看李世民眼睛都沒睜只從鼻子裡發出了了一個嗯字就完事了。
“殿下,老奴收的錢大家都知道。你這點事是懲罰不了老奴的。”王德微笑的對李慎說道,李慎感覺王德的笑容裡充滿了嘲諷。
於是不再理他,喝了一口茶也閉上眼睛享受這足療。
時間過去半個時辰,李世民也享受的差不多了。春香幫助李世民穿上靴子。李世民活動了一下腿腳。
“嗯,確實舒服多了。還是你會享受啊。”
“阿耶,如果你平時累了。你去大吉殿,這按腳我稱之為足療。我己經傳給大吉殿的婢女了。阿耶想按可以去大吉殿。”
李慎的話讓李世民內心無比鬱悶,這都出現過多少次的場景了。他突然開始對其他兒子恨鐵不成起來。
他們為什麼就不能想點東西孝敬一下他這個老爹呢,省的他如此被動。
李世民走出包廂,眾位大臣們也早己經在此等候,他們可沒有足療這一專案。
引著李世民和大臣們來到了酒社。
這裡的裝修風格就不是那種典雅幽靜的風格了。這裡是給文人騷客舞文弄墨準備的地方。
風格偏向於大氣,不拘一格,這裡每有包間都在大廳的一樓。二樓也有一圈。
這裡為文人準備了筆墨紙硯,當然是要錢的。還會舉辦賽詩會,對對聯比賽,如果詩寫的好的,有機會把自己的作品掛到牆上,以供大家觀賞。
整體上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要說最讓惹人關注的莫過於牆上的一首詩詞。
此刻眾人正都圍在這裡端詳。
“這是孟姜的筆跡,”李世民一眼就認了出來
李孟姜,原名李一,字孟姜,封號臨川郡主,自幼聰慧,能書善文,專攻大篆和隸書,文才斐然。
歷史上李孟姜幼年就給李世民寫過表書,一手好字讓李世民還跟長孫無忌吹噓自己女兒多厲害。
孟姜是臨川公主的字,李世民在長孫無忌面前親自賜字孟姜,因為王羲之的女兒也是字孟姜。李世民很喜歡王羲之的字,希望李孟姜能夠追尋王羲之的足跡。
而且為此李世民還專門找人負責教導李孟姜,史料記載李孟姜能書善文。李世民不止一次誇讚李孟姜的書法。(上述都是資料記載,可查。水字無痕跡。)
所以李世民才能一眼就認出是李孟姜所寫。
“阿耶慧眼,確實是姐姐所書。”
“殿下,這最後的款寫著殿下的名字,莫非這是殿下所做”旁邊的房玄齡問道
“算是吧。”抄不也算是他抄的麼。
“紀王果然才華出眾,這首將進酒乃是傳世之作。殿下的名字必將跟隨這首詩名垂千古。”
孔穎達激動萬分,這首詩體現了文人的灑脫,及時行樂、莫負光陰、豁達樂觀的情感。
前兩句的君不見氣勢豪邁,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更是符合李慎只懂享樂的性格,再往後面都是闡述享樂的詩句。
當然其中借酒消愁被孔穎達自動過濾了。在他想來李慎不可能有什麼愁事。
“小道,小道而己,孔師莫要過獎。”李慎被孔穎達說的都有點臉紅。他是一個要臉的人。
“殿下莫要自謙,如果殿下能夠專心治學,放棄這些商賈小道,將來必定會成為我文壇的大儒。”
李慎看這孔穎達越說越大,趕忙說道:“孔師言重了,本王還是比較喜歡享受,這商賈之道就是支援本王享受的基石。至於治學本王不感興趣。”
“哎,可惜。”孔穎達對李慎說的對治學不感興趣表示惋惜。
李慎不想在這個事情上糾結,於是對李世民說道:“阿耶,大家都餓了,要不在這用膳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