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急行軍,蟻的世界,德魯伊爵士,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壽命問題,一直是橫亙在主角心頭的一根刺,也是關係到他穿越大業不可不考慮的重要變數。。 作為人類,主角比較熟悉人類的平均壽命,前世國內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社會,平均壽命達到了70多歲,越來越高的平均年齡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變成了政府的負擔。 而全世界人類的平均壽命則是經歷過漫長歲月後,才不斷的增長到現在的水平。公元前人類平均壽命僅20歲,到二十世紀已經達到61歲。 以人類數十年的壽命,仍然會感嘆時光飛逝、去日無多。 陶淵明感慨:”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織田信長在出徵桶狹間前詠歎:”人生五十年,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 而換到螞蟻的尺度,他們的短暫壽命,放在更大的時間尺度裡,不啻朝生暮死的蜉蝣,也比不足語冰的夏蟲好不了多少。 以大頭蟻為例,工蟻和兵蟻的平均壽命只有幾個月,而雄蟻和雌蟻略好些,壽命有好幾年。 這麼點壽命夠幹什麼呢? 打個比方,如果螞蟻們能夠進行科研的話,他們的生命還不足以發現並研究一項課題就會老去,而後來的螞蟻就得重新在零基礎上開拓。這是極大的時間浪費。 就算螞蟻們有透過資訊包學習的bug能力,但是培養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也得需要數年的時間,這就已經佔去了他們生命的全部…… 好在主角之前強制推廣睡眠後,發現此舉可以有效延長螞蟻們的壽命。在經過推廣之後,有一大半本已到達壽命上限的老兵蟻至今仍然生龍活虎。 主角樂觀估計,透過夜晚強制睡眠,獲得了充足休息的螞蟻的壽命可以提高一倍以上。 不過即便如此,這點壽命依然不夠用。以自己為例,主角可不希望自己僅僅穿越不到十年就駕鶴西去。而十年時間,對於一個原始的文明來說,能在這個時間內取得的進步是很微小的。 ——我是分割線—— 主角渾渾噩噩的思索了很久,才被回報的飛騎士給打斷了。 蜓鷹帶領九名飛騎士,在指定的方向偵查後,果然發現了遷徙中的寄生螞蟻們。 這些寄生螞蟻約有上萬之眾,熙熙攘攘的擁擠在丘陵間的小山谷,躲在植被之下,向著遠處的湖岸邊撤退。要不是蜓鷹視力好,還真有可能被他們隱瞞了過去。 這些寄生螞蟻雖然撤退速度很慢,看起來也一片混亂,但是顯然有著良好的組織。 隊伍裡滿是被搬運的糧食、蟻卵、幼蟲、蟻蛹和寄生菌。被簇擁著的蟻后和螞蟻后代在隊伍的最中間,獲得了很好的保護,外圍則是兵蟻和最強壯的工蟻。 這支遷徙隊伍沿途還在不斷獵捕發現的昆蟲,似乎是在補充匆忙撤退之後的短缺的糧食儲備。 由於寄生蟻的行進隊伍都儘可能的躲藏在灌木和草叢之下,因此蜓鷹還想降低高度抵近偵查,瞭解敵人的蟻后、淡金大工蟻的數量等重要資訊。 但是蜓鷹突然想到主角告訴過他們要小心灌木等地方的埋伏。於是蜓鷹帶著隊伍繞著一株灌木飛行了一圈,果然發現了埋伏在樹上的寄生蟻戰士。 蜓鷹只能放棄抵近偵查的計劃,他繼續向前飛去,發現寄生蟻隊伍最前方的前鋒部隊,總會爬上附近的灌木埋伏。直到大部隊過去後,這些強壯戰士才會爬下來,迅速向前趕去。然後第二波部隊繼續到前方埋伏,週而復始。這種佈置顯然是在防備可以飛行的飛騎士們。 在無法獲取更多情報後,蜓鷹才帶著隊伍回來,立刻向主角彙報。 根據蜓鷹的描述,寄生蟻大軍在離樹樁要塞約八個小時開外的地方。由於受到體弱者和物資的拖累,他們的移動速度只有正常速度的一半不到。如果神使王軍團立刻出擊的話,大約能在十六個小時後追上對方。 考慮到晚上天黑後寄生螞蟻們可能會宿營停止前進,那麼追上敵人的時間還能夠縮短。 事不宜遲,主角立刻點齊部隊,三支尚未補充完整的軍團全部出發,樹樁要塞除了少數工蟻外沒有保留正規軍團。 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主角覺得現在樹樁要塞已經基本沒有什麼威脅,無需保留過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