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2章 科研目標(2),蟻的世界,德魯伊爵士,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是改善運輸效率。 螞蟻們現在在不同巢穴間遠距離運輸依靠的還是大顎叼著貨物步行的原始方式。 這種運輸方式效率十分低下,一隻螞蟻明明能承擔高達體重數百倍重量的物體,長距離行動負擔身體幾十倍重量的貨物也不在話下。 但是依靠大顎搬運,由於大顎尺寸限制了搬運物體的體積,大顎力量也有限,螞蟻們搬運的貨物重量往往不到搬運者自身體重的十倍,這樣一來簡直是對運輸者體力和時間的極大浪費。 如果多隻螞蟻共同搬運體積很大的物體,雖然可以提高運輸效率,但會讓運輸隊的移動速度大大降低,就像幾個人抬著一個東西走的速度肯定比一個人走路要慢的多。 而且運輸所走的蟻道並不平直,往往有很多障礙物,大體積的物體經常不得不翻越一些巨大的障礙。 而且運輸隊的螞蟻們一旦遭遇危險,最主要的武器——大顎卻被佔用了,必須先丟下貨物再戰鬥。這樣既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又可能導致貨物被損毀或被大風颳走了。 運輸方面的問題,之前主角感受並不深刻,畢竟長期以來神使王軍團的領地都侷限在[東楊城]一隅,對運輸效率和時限的要求都不高。 直到今年年初開始,神使王軍團以極快的速度統一了大河兩岸,領土面積大大增加,運輸上的侷限性才開始凸現。 即便飛騎士們能夠承擔一部分緊急運輸任務,但運力終歸有限。就像明明有非常快捷的飛機運輸,現代人類社會的大多數陸路貨運還是必須仰仗運力更大也更經濟的鐵路一樣。 主角也在尋找適合螞蟻們的高效率、大負荷的運輸手段。 古代人類的運輸革命取決於輪子的發明,輪子的出現帶來了運輸工具的變革,極大提升了運輸效率。 而且輪子的原理也並不複雜,小孩子都知道。 只不過,主角很早就認定了輪子和車輛並不適合螞蟻世界。 使用輪式車輛,需要相對平整的道路條件,但人類眼中的平地,對於螞蟻而言也充滿了起伏不平,一個人類一步就能跨過去的坎兒,對螞蟻而言就是懸崖峭壁。 如果硬要修一條平整的道路出來,比如從[臨水城]經[青丘城]再到[東楊城]的直道,對於缺少工具的螞蟻而言,其工程量和難度不亞於人類修建一條川藏公路。 輪子不能使用,主角就把主意打到了甲蟲的身上。甲蟲能負擔的重量,無論是絕對重量還是相對重量,甚至都超過了螞蟻。 理論上,只要在甲蟲背上安裝密封的儲物箱,就可以將其改建成“過載貨車”。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神使王軍團內的甲蟲數量連組建第二個甲蟲軍團都做不到,更遑論劃撥民用。 除了讓新組建的畜牧組儘快提升甲蟲存欄量之外,主角現在計劃將滾的第1軍團的小型甲蟲全部淘汰,這些淘汰的甲蟲將可以加入運輸隊,緩解運力緊張的困境。 不過更多的運輸工作還需要靠螞蟻自己承擔,主角想讓科研組研發一種螞蟻們可以很方便穿脫的背具,可以容納貨物,作為未來主要的運輸方式。 五是制瓷、燒炭和鍊鐵技術。 之前已經提到,困擾科研組無法鍊鐵的原因在於鍊銅高爐的爐溫不夠,而想要在現有條件下提高爐溫,最可行的辦法是使用風箱和木炭。 風箱的結構太複雜,需要很高的木工記憶,還需要足夠大的皮子。相較之下,主角更傾向於先把木炭弄出來。 木炭是木材或木質原料經過不完全燃燒,或者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熱解,所殘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體燃料。 其工藝並不複雜,商代時候就有利用木炭冶煉青銅器的考古發現。而最簡單的燒炭方法就是窯燒,即用泥土築窯,滿裝木材,從窯門或火門點燃燒,使木材在窯內炭化,揮發物逸出而剩餘木炭。 修建一座炭窯,和修造一座高爐差不多,炭窯所需要的原料也很好找,螞蟻們目前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燒炭。 有了木炭後,鍊銅高爐內的溫度就可以提升到一千攝氏度以上,基本滿足了鍊鐵的條件。 只不過這個爐溫還不足以鑄造鐵件,所以古代人往往是利用鍛打的方式加工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