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5頁,山海秘藏,道門老九,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伢仔他們也圍了過來,紛紛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701的人就是這樣,寧可每天處在生死邊緣,也過不慣這種閒的蛋疼的平淡生活!

「情報科的同事傳來了紅色加急密電。」老煙一開口就表明這次事件非比尋常,他拉了把椅子,坐下來抽出一隻乾巴巴的香菸夾在鼻子和上嘴唇之間,緩緩開口:「咱們的老對手,威廉又出現了!」

「來的正好,最起碼不用再擔心這老小子在背後使壞了。」伢仔恨恨的握了握拳頭,我拉住了他,示意老煙繼續說下去。

畢竟威廉作為跨國文物大盜,不會隨意出現在某個地方,一旦出現,肯定是又盯上了某件寶貝。

「這次他們準備的很充足,據說從歐洲帶來了不少戰場上退役的特種兵,以及先進的武器裝備,

由北疆入境。他們一路目標明確的趕往陝西禮泉,似乎打起了昭陵的主意。」

昭陵?

這老小子胃口不小啊。

昭陵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寢,位於禮泉縣的九嵕山內,說是李世民的陵寢,還不如說是皇陵。

作為大唐最有名的皇帝,不可一世的天可汗,李世民駕崩後,他的皇陵規模自然十分盛大。墓中陪葬品的質量和數量,也必定不是一般的皇陵能夠媲美的。

九嵕山的山體規模不大,是當地有名的墓葬群,從普通的朝臣到大唐開國元勛,從李世民的後宮、子嗣再到他自己的陵寢都連在一起。毫不誇張的說,九嵕山簡直是盛唐時代宮廷的縮影,也正因為如此,十多年前昭陵區域已經被政府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傳,當地也有一些李氏後裔、甚至是千百年來代代流傳下來的護陵人在時刻守護著昭陵,這些專業的護陵人有時候都能與我們劉家先輩的黑靈星官相媲美了,因此想要偷偷摸摸的進入昭陵,簡直是不可能的。

既然昭陵被護成了鐵桶一般,威廉為什麼還會選擇在這裡下手?

我覺得不像是為了錢,越是有錢人做事越謹慎,威廉家族再厲害也不過是走私文物的黑色產業,如果只是為了錢,絕對沒理由冒著被華夏列入紅色通緝令的風險蠻幹!

秋小姐轉了轉眼睛,問老煙知不知道威廉他們具體的目標,看來她跟我想到了一塊。

「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老煙神色凝重。

《蘭亭集序》?

我聽的一愣,這可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最著名的作品,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當時社會初步從建安文化過度,加上民族融合帶來的開放氛圍,風氣比較清明,但之後晉代滅亡,五胡亂華,華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甚至出現了文化斷層。因此,這部在晉代短暫的繁榮期出世的作品,無論從文化還是社會領域,都有極高的價值。

倘若現在它還真的存在,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真的假的?」

伢仔也是眼前一亮,蠢蠢欲動的看著老煙,但隨即又有些氣餒,應該也是不太相信《蘭亭集序》能儲存到現在。

兩千年的跨度衍生了數之不盡的贗品,即便昭陵真有這部《蘭亭集序》也不見得就是真的,何況,我覺得威廉去昭陵找《蘭亭集序》這事本身就不靠譜,去唐皇墓去找晉代貴族的書法作品?

「我倒覺得是真的。」老煙嘬了口煙,先看了眼許教授,才緩緩開口。

據史料記載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個喜歡舞文弄墨的人,早年間徵戰四方,每每得勝之後都會賦詩一首,等他登上寶座,看到自己治理的國家繁榮昌盛,更加意氣風發,不斷的尋找歷代文豪的真跡,放在自己的寢宮日夜欣賞。

其中就包括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據說李世民對《蘭亭集序》的喜愛已經到了痴迷的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丘祭五十元硬幣之謎

[日]青崎有吾

官場:我親爹是大佬

九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