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四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頁,摸金秘記,張家四叔,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掘一地坑,放鍋子在坑裡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實。把沒有被蟲蛀過的三個皂角逐一點著,然後夾入鍋裡,把硫磺和硝石起燒焰火。」
「等到燒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來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還沒冷卻,取入混合物,這就伏火了。」
所謂的「伏火」其實就是放在煉丹爐內煉丹,說這樣可以用火焰燃燒驅逐原本那些猛毒裡的毒質,以我的觀點來看,也許是可以緩解一些,但肯定還是有毒的。
我們往裡邊走了走,我又回到了隊伍的中間地帶,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然後打著手電去觀察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
在是一條墓道,有三六米寬,高度至少在六米以上,因為手電光照上去很難看清楚頂部有什麼,但肯定是有人工裝飾的,只是看不清楚等於沒用。
最為我感到吃驚的是墓道兩邊的牆壁,牆壁大量地脫皮,掉在墓道兩邊的油槽裡。
油槽,古代早期用來照明的溝槽,一指深十公分寬,在下葬當天油火一直從入口燃燒到主墓室,這是極為奢侈的東西,小國家的王侯是用不起的,所以就發明瞭燈奴。
在墓牆上面殘留的還能夠看得出一些精心的雕刻花紋,好像是某一種少見的花,但由於沒有完整的可以看,現在還看不出。
不過,我可以肯定我肯定自己曾經見過這種花,因為它不長見,所以我還專門去仔細研究過,只是一下子想不起來它的名字了。
在我們順著墓道繼續深入十幾米之後,終於讓我發現了一下段比較完整的雕刻,雖說也有脫落,但完全不影響我去辨認這種花的來歷。
其他人也很好奇地看著這個發現,畢竟很有陵墓在剛剛進入就會使用大量的雕刻。
這種做法會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這樣讓我不由地懷疑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並不是護龍陵,而就是真正的皇陵。
這花一看到全貌,我就立馬知道它的來歷。
這花名叫彼岸花,是一種生長於夏季,性喜陰濕環境,耐寒性強,怕陽光直射,土壤是少見的紅壤,現在在浙江這邊還有生長。
彼岸花又叫曼珠沙華,學名叫紅花石蒜,是可以入藥的。
傳說花香是有魔力的,能夠喚起死者的記憶,而傳聞中黃泉路上就有這種花,也是這條不歸路的風景,人就是踏著紅火的掉落花瓣,同向幽冥地獄。
還有一種說法是關於彼岸花,它象徵著人對於愛情的忠貞不渝,一輩子心就屬於一個人,即便不想見也無時無刻都在思念,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樣,永遠望著彼岸,卻很難抵達。
黃妙靈問我:「小哥,這墓裡為什麼要刻彼岸花呢?難道西周的國花就是彼岸花嗎?」
對於黃妙靈的問題,我自然很樂意回答,便耐心地說道:「彼岸花對於亡者來說有兩種寓意,一種是希望黃泉路上一路平安,另一種是象徵著與愛人生死相隨。不過墓裡卻很少見這種花的雕刻,因為紅色畢竟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小貝忽然插嘴道:「如果是白色的那就叫曼珠羅華。在佛教中是天上之花、大白蓮花,天降吉兆四華之一,它的葉子對於哮喘病有很多的治療效果。」
我看了小貝一眼,心裡罵道:我操,怎麼什麼地方都有你啊?你已經出局了,居然還來搶小爺的風頭,要不是看你救過胖子的份兒,小爺我就……我就……
我說:「西周時候道教都沒什麼名氣,佛教沒有呢,所以不可能是曼珠羅華。」
小貝聳了下肩,說:「我就是就事論事而已。」
胖子最不喜歡聽這種事情,就招呼我們說:「快走吧,都別他孃的磨蹭了,再什麼沙華、羅華的,一會兒黃花菜都涼了。」
我無奈地嘆了口氣說:「唉,身邊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