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8章 生命場域、修剪保養,奧術之主,姑蘇獻芹人,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快,透過對外界“聲音”感知過程的反覆體驗,夏多成功解鎖席林身軀的觸感,以及“自然感知”。 前者讓夏多能夠感受到席林身軀的存在,而不像之前那樣虛無,此外還有對外界微風、土地養分等方面的感知,統稱為“觸感”。 至於“自然感知”,也是夏多自己的總結命名的一種特殊感知。 藉助席林這具特殊的樹人軀體,夏多能夠感知到周圍的生命乃至自然之力的流動,這個有點類似於卓爾的輻射感知,或者說比人類更為敏感的微光感知。 席林的自然感知看不到具體的生物模樣,但能夠感知到生物內部的生命活力,至於“自然之力”,則更像是生命與生命之間共同構建的一種特殊場域。 夏多作為人類,很難完全代入到這種非人種族的視角當中,種種超出之前認知的新奇體驗讓他感到十分有趣。 這一趟哪怕計劃中的任務一個都沒完成,夏多也覺得不虛此行了。 樹人的視角極大地拓展了夏多的視野,現在的他腦海中已經冒出了無數靈感火花,同時對於精靈魔法也有了一層全新的理解。 過去他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精靈會發展出那樣近乎古典天人合一思想的魔法體系,按理說魔法這種更偏向技術的理論,應該以實用為主。 就好比耐色魔法,耐色法師很輕易就放棄了精靈魔法,並不僅僅是學習精靈魔法需要的時間更長,更有耐色魔法本身的實用性原則。 直接操控魔網不比費盡心思去契合魔網讓魔網配合更方便嗎? 過去夏多就是這麼認為的,現在當然也是,只是現在的他經歷過樹人的視角後,他突然覺得精靈的做法也未必沒有可取之處。 更重要的是,他猜到了精靈魔法的起源,並不是像耐色人這樣突然就接觸到成熟的魔法體系,然後才創造瞭如今的耐色魔法體系(奧火體系)。 夏多猜測精靈魔法最初可能就是誕生於森林中自然覺醒的樹人,當然也可能是精靈和樹人在長久的相處中,慢慢摸索出最原始的操控生命活力、自然之力的方法。 之後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完善就成了現如今夏多所熟知的精靈魔法體系。 …… 就這樣,一邊探索著自身,一邊盡力感知著外界,不知不覺中,之前那個精靈所說的“修剪保養”時間到了。 “席林長老,阿爾文冒犯了。” 一個恭敬的男性精靈聲音將夏多從深度感知中喚醒,讓他注意自己周圍不知什麼出現了十多個洋溢著生命活力的特殊場域。 說話的這個精靈,生命場域有些衰落,似乎是年紀大了,另外五個則處於最完美、強盛狀態,剩下三四個則是透露出一種旭日初昇的茁壯之感。 不出意外的話,之前那個精靈所說的“園藝團隊”應該就是由中年精靈阿爾文為首,五個青年精靈為核心,至於那三四個明顯是小孩子的估計就是過來玩的。 仗著樹人的特性,夏多完全沒有任何回覆,但和之前那個精靈一樣,阿爾文團隊對此也似乎是習以為常了,問候了一聲後,就招呼團隊成員立刻開始了本職工作。 倒是那幾個精靈小孩兒,上竄下跳,從夏多身上擼走了不少仍有感知的樹葉,而這一幕,也讓夏多再次解鎖了席林的部分記憶。 是關於阿爾文的。 不知多少年之前,在阿爾文還是一個小孩兒的時候,對方也做過這種事,還被父母拎到席林面前打屁股。 後來還是席林幫忙求請,才免了一頓捅揍,至於這些小孩兒為什麼要擼席林的樹葉,那完全是因為席林的本體是一棵即便是在精靈國度也十分珍稀的堰樹。 而堰樹的樹葉是既可以作為施法材料,又可以作為長久儲存的文字載體,甚至是魔法卷軸材料。 正常情況下,沒有得到席林的允許,普通精靈是無法靠近席林本體的,如果需要樹葉的話,會由席林的園藝團隊收集自然掉落的樹葉。 但精靈小孩兒可不管這些,逮著機會就會過來薅幾下,最佳機會無疑就是每年的修剪保養時間。 席林的本體十分高大而且枝椏眾多,同時園藝團隊成員又只有六個,這使得每年的修剪保養會一直持續十天左右。 於是就有小孩兒趁著這段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