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部分,老兵不死,竹水冷,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在,王亮的心裡就有一盞明燈。
無論眼前多麼黑暗,心裡面,永遠都是亮堂的。
他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年少的他親眼目睹中國人在外國租界受洋人欺負凌辱卻無處說理的現實,中國人敢怒而不敢言。
他並不理解,在中國的地界上,為什麼洋人會這麼囂張。
伯父嘆了一口氣,告訴他:“中華不振啊!”
在課堂上,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
同學們的回答十分踴躍。
“為明理而讀書。”
“為做官而讀書。”
“為掙錢而讀書”
“為吃飯而讀書”
“為社會地位而讀書。”
答案一個接一個,但都不令人滿意。
他站起來,卻清晰而堅定的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那一年,他不過才十三歲。
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答案的面前,其它的,都黯然失色了。
只有十三歲的他就已經意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凌,就要振興中華。
他這麼說,後來,也是這麼做的,一直到生命的盡頭。
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鏗鏘有力的話語,即便是到了今天,仍舊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砥礪前行。
他說:“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王亮滿懷思念地說道:“1917年,他從南開中學畢業後去日本讀書。臨行前,在給同學臨別贈言寫寫道:‘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一百年過去了,這盛世如您所願,山河猶在,國泰民安。您看看!您再看一眼!”
這番話再一次說出來,讓無數人潸然淚下。
眼淚不停地在眼眶裡面打轉,根本就控制不住。
偉人的愛情都是那麼驚天動地。
“在從南開大學趕赴歐洲勤工儉學之前,他就已經和鄧大姐互相認識了。僅僅是相識,還完全沒有到戀愛的關係的程度。”王亮回憶著,這些,都是自己的入黨介紹人,也便是故事的主角講給自己聽的。
這些浪漫主義味道濃厚的故事,無疑幫助當時的王亮堅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
相識於五四運動。
當時,從日本留學歸國的他進入到南開大學,積極投身天津的學生運動。
而在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的鄧大姐,也是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她擔任了女界愛國同志會的講演隊長。
王亮道:“1919年,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鄧大姐後來在回憶的時候是這樣跟我描述:‘彼此之間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
直到1923年,仍然留在津市的鄧大姐突然收到他從法國寄來的明信片。
在明信片中寫著這樣一段話:“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像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臺。”
他們兩個人是誰?
那張漂洋過海寄過來的明信片上面印著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畫像。
李卜克內西與盧森堡都是德國**的創始人,也是一對戀人。
盧森堡是國際**運動著名政治活動家和理論家,後來他們在領導柏林工人武裝起義中犧牲。
在看到明信片的那一刻,鄧大姐明白了,投身救國救民的偉大奮鬥,是他們兩個人的共同志向。
這就夠了。
“這就是我們的總理對妻子最初的愛情表白。願我們兩個人,將來共同走向斷頭臺。這不是什麼革命宣言,是一封情書。屬於那個年代的情書,短短一行字,承載了生命全部的重量。”
王亮努力回憶著更多的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