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部分,鹿鼎風流記(石頭),津夏,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器研究家畢懋康更發明了燧發槍。燧發槍配有火石自動打火裝置,不怕風雨並不須事先火繩點火,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相對於火繩槍是一項意義重大的變革。明代燧發槍的自行研製並不比歐洲人晚多少,德國發明燧發槍並投入到軍隊當中和法國人作戰的時間是在1644年,所以換個角度來看,明朝的科技和軍事水平在當時仍是和歐洲強國持平的,假若沒有發生清兵入關,沒有清朝,可想而知,中國會被不重視科技的清朝拖得越來越落後麼?會被那些歐洲國家後來居上,實行侵略麼?堂堂的東方大國,到最後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也不知努爾哈赤那廝會不會在九泉之下羞憤得再死一次?
為了維持這三百人的特戰營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高桂自己掏了不少腰包,這些燧發槍要保養,要向鄭克壁領取子彈進行操練,都需要錢,而且,在西班牙人屠殺華商事件之前,高桂更打算研究後裝單發槍或者更進一步的後裝連發槍。這種更先進的武器直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研發出來,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後裝連發槍才開始正式登場,被英國、美國等國裝備到軍隊當中,可惜的是,高桂並不是軍事迷,他雖然知道這種武器,具體的東西卻是不知道咋整,只好先把這個概念大致的告訴給兵工廠的匠人,讓他們自己去想,至於能否成事,高桂並不抱太多的希望,畢竟兩百年後的後裝槍,現在擁有的話固然可以稱雄世界,但是技術上的工作,並不是想想就能有的。
就在一六八零年的夏秋交替之季節,鄭家南明軍隊正式宣佈向西班牙殖民地呂宋開戰,大都督周全斌親率大小戰船四百五十艘,士兵七萬向呂宋開拔。
這一年,在後世歷史上稱為大明帝國崛起的第一戰!
高桂和陳近南、玄貞道長、關世基等天地會核心成員也在艦隊的其中一艘船上,也包括三百名特戰營戰士。高桂是首次接觸到海戰,看到這浩浩蕩蕩壯觀的景象,心中豪氣沖天。作為大航海時代最早一批的殖民者,16世紀西方最強大的海上殖民帝國是西班牙,在歷經了一百多年後,其實力已經被後來的英國、荷蘭等國超越,但他們的戰艦依然不可小覷,至少要比現在的這支南明遠征軍的軍艦先進了許多。
海上的航行,高桂等人絲毫沒有浪費時間,他們一方面向班查望等華商詢問西班牙人的海軍艦隊情況,一方面打探他們在菲律賓的軍事力量,除了班查望之外,還有兩名華商也都具備一定的偵察素質,從他們所說的情況,高桂慢慢摸清了一個情報,西班牙的海軍曾和英國開戰,損失較大,實力大打折扣,軍艦應該在三十到五十艘之間。
高桂知道,就算是這幾十條戰船,也決計不容小覷,不過,他雖然擔心,卻也從陳近南口中得知,已經年近六旬的周全斌是一位老資格的大將,大小海戰不下百次,若非鄭克壁下定決心要揚威海外,根本不會派這樣一個鎮國級別的統帥出來指揮。看到師父這般篤定,高桂也放心不少。
這日清晨,天剛剛亮時,前方進行探路的小隊鳴炮示警,一時間,戰艦群如臨大敵,吆喝聲和號角聲此起彼伏,高桂也不由得緊張起來,他們和身後的這些船是做為後隊準備登陸作戰的,船上也沒有大炮等遠端攻擊武器,只能眼看著前方炮聲隆隆,特戰營的三百名戰士,更是緊緊的攥著手中的燧發槍,注視著遠處大霧中影影綽綽的火光……
正文 第197章 登陸菲律賓
霧氣像是被炮火驅散,震耳欲聾的炮擊聲連成一片,高桂緊張的站在船舷時,能夠清楚的感覺到海面上的震動,儘管是離得這麼遠,那種震天動地的場面也令他心跳加快,無法自已。
陳近南卻是鎮定如常,仰首遠眺,大概炮戰持續到二十多分鐘後,在前方水軍將領的指揮下,高桂這一批艦船在炮艦的掩護下,向呂宋島的仁牙因港口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