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純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章把話挑明瞭,隨身帶著兩畝地,道心純陽,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說完了這次要與學校交換的條件之後,寧致遠也不得不把公司籌建方面的事情提了出來。

畢竟這農博會眼看著時間也不遠了,自然是得加快些進度,免得到時候真有生意上門,又是個麻煩。

至於瓜種的問題,掃過空間裡早就準備好的那幾布口袋的瓜種,寧致遠雖然沒有明說,卻是當著死黨們的面打了包票。

開玩笑,就算是沒有空間這個大殺器,光是以李家窪那兩畝瓜田的產量,想育種、分侏也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

而且,以金陵的氣候,還有瓜田裡二茬瓜的長勢,相信也用不了多長的時間,頂多也就是損失點既得的收入罷了。

相比較於網紋瓜推廣出去之後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這麼點損失,寧致遠根本不會放在眼裡。

至於,瓜種推廣之後,會不會影響到與李家窪合作瓜田的事情,寧致遠自然是早有考慮。

別得地方不說,金陵本地的網紋瓜市場,寧致遠可是從來沒傻到打算讓出去過,畢竟終端銷售的利潤可是很大地。

更別說掌握了銷售渠道,才不至於被人掐著脖子,造成有好東西也賣不出去的杯具局面。

而李家窪墾荒種瓜後的產量,雖然不少,但相對於金陵本地的市場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

別說到時候根本不怕種出瓜來沒辦法銷售,能不能滿足整個市場的需要,說實話,這還真是個問題。

這也是寧致遠為什麼會有打算是不是再想辦法找個合適的地方,擴大一下種植想法的原因所在了。

畢竟不說李家窪裡已經有了些不好的苗頭,不適當地表現出足夠的強勢,難免會被人當成軟柿子來隨意拿捏。

而且金陵市場這塊放到嘴邊的肉如果自己不吃,反而給別人吃了,那豈不是虧大發了。

至於以前為什麼不這麼想這麼做,那是因為寧致遠嫌麻煩懶得去搞,可現在有了公司又有了死黨頂在前面。

嘿嘿……這種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完全指使別人去做事兒的好機會,寧致遠傻了才會放過。

而對於這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之。”的打算,侯耀華與孫海濤雖然很清楚,但卻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只得在美食上提出了諸多的要求,來補償自己鬱悶的心情,以及即將會很“受傷”的身體損失。

只可惜,這樣的要求對於寧致遠來說太簡單不過了,雖然在對面死黨們的條件時,表面苦著臉,實則心裡早就樂開了花。

而之前的那番以自己不出現參與農博會,來與學校談條件的打算,侯耀華與孫海濤到是並沒覺得有什麼異想天開的。

畢竟,雖然培育出一個新品種對於金陵農大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大事兒,但以網紋瓜的前景來說,卻也非同小可。

別忘了,同樣是新品種,但不管是從商業價值,還是學術價值方面,那也是會有高低、優劣之分得。

別得不說,就從周存義這一院之長,能特意為為爭取一個參加農博會的候選名額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對方的看重。

更別說寧致遠提出的兩點要求,對於農業大學來說,根本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兒而已,而且也沒有半點的壞處。

只要沒人動才能歪腦筋,這種皆大歡喜的結果,腦子有問題的人才會去破壞,所以,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所以,等三人將事情談妥了之後,就分道揚鑣。侯耀華與孫海濤一起去忙活辦理組建公司相關手續的事情。

至於寧致遠自然是回到學校,將自己的打算與院長周存義好好地商談商談,儘可能地促成這事兒。

還別說,等來到辦公樓時,寧致遠還真有些緊張。畢竟推測是一回事兒,實際上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卻又是另一回事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