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夜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臨時加入,仙遊紀,清秋夜闌,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離開爭鬥之地不久,楊遠尋了處隱蔽山澗休整,等到靈力恢復才再度動身,繼續趕往丹房所在。
隨著前行,修士蹤影越發多了起來,短短時間內,他便又接連遇到了幾撥人。
他們各個神情緊張,行色匆匆,在察覺到楊遠中期的修為後,都沒有動什麼不善的念頭。
讓楊遠感到有些奇怪的是,自那對修煉煉屍秘術的師兄弟後,他便再沒遇到過齊國之人,在這中心區域楚國修士聚集的情況下,他們似乎也放棄了大規模圍剿的想法。
不過這樣也正好,至少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爭鬥,他也可以直奔自己的目標地而去。
中央這片百里範圍的區域應該就是整個秘地的核心所在,大多數殘存禁制都集中在這裡。
看著這些防護依然穩固的禁制屏障,楊遠禁不住感慨,上古修士在陣法一道上的造詣真是驚人,不但能讓陣法自行吸納天地靈氣運轉,更是在歷經千萬年後仍舊不朽,如此手段已非今時之人可企及。
小半日後,他終於順利到達了一片山間平地,地圖示識的丹房正是位於這裡。
相隔尚遠他便已經隱隱看到了微弱的禁制光芒,心中當即一喜,等到靠得近了,在神識感知下,果然發現有一處頗具規模的禁制正運轉自如。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禁制前正有七八道人影分兩邊站立,似乎在交談著什麼。
細看之下,才發現人影中有幾個熟悉面孔,那刺青男子與矮小男子兩兄弟赫然在列。
他們兩人站在一處,與對面五六人互為涇渭,雖然氣氛還算融洽,但顯然各自有各自的盤算。
六人中有與楊遠同一個傳送陣進入秘地的中年男女,兩人明顯對矮小男子有些敵意,只是礙於情勢才一直剋制隱忍,站在同伴身後臉色不愉的不言不語。
這幾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帶了些傷,而楊遠也清楚的記得他們原本共有九人結伴,當初甚至還曾主動邀請過他加入,看這情形想必也是經歷了一番變故的。
幾人中為首的乃是一年老儒生,雖然鬚髮皆白,但雙目銳利有神,淡然儒雅的氣度也給人一種可信服的感覺。
這年老儒生修為不俗,氣息比之尋常築基中期修士還要強上不少,似乎離後期之境也只一線之隔了。
除他之外,還有一冷峻青年也有中期修為,但看其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顯然不是什麼合適的領導者,而另外四人都不過初期修為,自然更乏話語權。
原本那年老儒生正在與刺青男子說著什麼,但見後者突然扭頭看向一側,不由被其反常的舉止吸引,很快也心有所感。
雖然視線被鬼霧阻擋,但在神識感應下跟親眼所見也沒多大不同,百丈開外已然來了位身形挺拔的青年。
青年只是中期修為,但年老儒生卻絲毫不敢小覷,只因此人孤身獨行,且意態從容,以他閱人無數的經驗來看,身處險地而有此表現的多半不會是什麼尋常人物。
其實他對楊遠也還有些印象,當初在傳送廣場便是他力邀楊遠加入自己的隊伍,雖然被其拒絕,但也交談了幾句,互知姓氏。
見刺青男子雖然先一步發現來人,卻只是冷眼旁觀,並不開口問詢,年老儒生在稍稍思索過後,主動朗聲道:
“我道是誰,原來是楊道友來了,道友出現在此地莫非也是對這處禁制中的東西動了心思,若真如此,何不近前一敘!”
此話一出,不但其餘人驚訝四顧,就連刺青男子也不由側目看了年老儒生一眼,一來對其話語中的熟稔之意頗感意外,二來也是知曉他的幾分意圖,無非是想拉攏這新到之人,以增加己方談判的籌碼。
原本兩人就是在就聯手破除禁制共取寶物商量細節,其餘都還好說,只有對於如何分配最終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