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銘韓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9章 真的解釋清楚了!,新的開始,夏銘韓凝,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思明點了點頭。
“確實是這個樣子的,在曹雪芹的時代,根本就沒有王爺會被分封到外地去!但是在其他的幾個時代卻是有的。”
夏銘笑道:
“沒錯,在前朝就有這樣的慣例,而林四娘抵抗黃巾赤眉的時代背景也發生在前朝。”
“啊?”
“為什麼要是這個時候呢?”
“在別的時候也有這樣現象啊?”
“……”
很多人紛紛提出了質疑,雖然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大家卻聽得十分的明白。
站在講臺後面的夏銘自然也聽見了這些議論聲,他微微笑道:
“為什麼說林四孃的故事背景一定是發生在這個時期?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個故事中很關鍵的一個人物,那就是恆王!”
“青州恆王,在那個時候是明確存在的!”
“不可能!”陳思遠立即就反駁道,“在那段時期,青州根本就恆王這個人!”
這個問題困擾了文學界很久,也被研究了很久,裡面的人物早就被大家研究的透透的,有沒有恆王這個人陳思遠還是非常清楚的。
很多歷史系的學生和老師們也皺眉了,他們也不記得在哪個時期有一個叫做恆王的人,不過這並不代表沒有,因為在歷史上不出名的王爺有很多,更有甚者直接就沒有載入史冊,所以很多人都開始在手機上開始搜尋起來。
王思明直接就給歷史系的人打電話讓他們幫著在圖書館的文獻中看一看到底有沒有這麼反而人。
過了兩三分鐘之後。
眾人都抬起了頭,看向講臺上的夏銘,說道:
“並沒有這麼個人啊?”
“夏老師,你會不會記錯了?”
“我們都查過了,在那時沒有恆王一說。”
王思明也點了點頭,他託人查了文獻和資料,也確實沒有找到這樣的一個王爺。
郭恆和陳思明這幫文學界的人臉上已經露出了勝利的笑容,如果沒有這個人,那麼你的推論完全就不會成立。
這時,夏銘呵呵笑道:
“你們在查詢的時候,難道就沒有發現諧音相近的名字?”
諧音?
大家愣了一下。
一個歷史系的學生舉著手機站了起來,說道:
“有!”
“前朝的青州確實有一個衡王,但是名字是平衡的衡!”
郭恆拿著話筒說道:
“曹雪芹的書中明明不是這個衡王……”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夏銘強行打斷:
“你們就是太過於看重原文,而忽視了很多的東西,曹雪芹在七十八回中用的是隱喻的寫法,兩個王爺的名字的發音都是一樣的,因為這件事情他不能寫的這麼的名目張膽,這種寫作的手法在書中非常的常見我就不一一舉例說明了。”
聽到這裡的時候,文學界的人臉色有些難看了,夏銘這麼冷靜沉著,甚至連證據都已經找好了,他們哪裡不知道夏銘是早有準備,可憐他們還商量了半天定下了這條計策,原來你人家早就已經裡料到了。
陳思遠接受不了這個觀點,辯解道:
“這也不能說明說什麼,最多也就是說曹雪芹的故事是有真實的依據的,根本就沒辦法解釋得了賈寶玉的問題!”
“你認為真的解釋不了嗎?”夏銘笑道。
學們也是一臉的茫然,這夏怎麼解釋,你將這本書的背景將作者當前的朝代,改變成上一個朝代,恆王的名字也變了了,可是這仍然解釋不了剛才的問題啊?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周雲琛和孫連平兩人,這兩人的學識在華夏可謂是頂尖的,夏銘這麼不經意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