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己亥春中州行——開封攬勝,鼠年說鼠人,瑾握國,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封,曾經的北宋都城,史稱汴京,是令我感情複雜的城市。“城下之盟”,“靖康之難”,欽、徽二帝被擄,沿途難民哀嚎,慟哭聲動地驚天,就是從這裡出發的;而黑臉包拯,鐵面無私,皇親國戚犯罪,龍頭鍘伺候,震古爍今,也是在赫赫有名的開封府;更別提張擇端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景象,讓多少人對這座古城心馳神往啊!

過往的歷史,留下甚多古蹟,開封府、大相國寺、龍亭公園和鐵塔公園等,固然可以激發思古之幽情;但最終讓我動真念頭的還是後來按名畫意境復建的“清明上河園”——那虹橋,那橋下的清流、橋上滿滿匝匝的遊人,那遠近亭臺樓閣的照片,還真的有點畫中景的味道。天下承平久矣,現在又是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老百姓同樣都喜歡旅遊,都喜歡觀賞、體驗盛世繁榮的景象,我也不能免俗噢。

我們一早從旅店起床、就餐,收拾停當,到火車站乘車。7:57的那趟,1304次,花10.5元就到開封火車站。現在的近距離交通還是數乘綠皮火車便宜啊,不僅便宜,還平穩舒適。由於車次時間偏早,車廂乘客不多,座位隨便坐。我們買票遲了,本來座位不在一節車廂,上車時跟列車員講,想在一起上;列車員很大度地答應了,到車裡一看,原來空位很多。

從開封站下車的人不多。出站的第一感覺,寒潮的襲擊果然攻勢凌厲,天隱晦,風很大,頗有穿透力。早上出來,將行李箱裝得鼓鼓囊囊的所有衣裝都穿上了,毛衣,恆源祥的夾克外套,還加了件厚風衣,但還是嫌冷。帽子、圍巾本來是在揹包裡藏著的,現在也拿出來戴上、圍上,感覺舒服不少。唯手還有點怵冷,想到在家本欲將那雙薄手套帶著的,後來想想有點過分,作罷。現在看來,帶來也正用得著呢!

站外廣場在整修,亂七八糟停了一些車,看不到慣常的整齊公交車站牌和公交車。問旁邊人,1路車到哪乘?他指著左前方拐角處道:“那邊有!”

跑過去,發現幾路車都在那乘。人們都在路邊等,來了對路的一齊往車上擠。我們要乘的1路到了,上了車,心想這邊乘車還挺難,乾脆一車坐到底,先遊鐵塔公園吧。

自由行,事先已做足了功課。開封的景點很集中。這1路車,經過龍亭公園、清明上河園、天波楊府、直到終點鐵塔公園。進到公園,沒見幾個人,感覺很冷清,風又大,實在有點興味索然。然既來之,則安之,還是向裡走吧,去看看這以鐵鑄造的塔到底什麼樣?

往裡的路彎彎曲曲,樹木廕庇,有點曲徑通幽的味道。繞過一座大殿,發現殿後一座塔高高聳立。塔身13層,層高大,腰圍細,看上去是個瘦高個;不像虎踞錢塘陡岸坡的六和塔威武雄壯,也不及坐落西安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穩重權威。其顏色遠看灰褐,完全是生了鏽的鐵塔,可這裡還赫然立有石碑,上書五個大字,“天下第一塔”!

參觀後經仔細瞭解,此塔還確實有來頭。一是傳說塔裡有釋迦佛舍利,這佛舍利幾經輾轉,由宋太祖趙匡胤平定吳越時,從吳越阿育王處獲得,在當時新修的被稱為“京城之冠”的13層木塔供奉,後木塔毀於雷火,1049年宋仁宗開始重新選址修建,材料由木料改成了磚和琉璃面磚,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見的鐵塔。二是此塔在長達九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經過了37次地震的損壞,18次大風的侵襲,15次水患的衝擊,佁然不動,巍峨聳立。1938年日本侵略用飛機轟炸開封,鐵塔絲毫沒有受損,後來敵人採用更加激烈的供給方式,用大炮對鐵塔轟炸,也只炸了2個洞,依然高聳入雲。開封鐵塔就是一個不朽的傳奇,它的偉岸震人心魄!

從這兩方面看,稱其“天下第一塔”也不為過。還要強調一下的是,鐵塔並非“以鐵鑄造”,而是由於塔身是鐵鏽色及紫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敵命格:我熟練各種重兵

影非花

龍玄神帝

三誡

鬥羅之混沌龍帝

天涼悍將

群星的觀察者

楓葉優

凡人修仙,從獲得大帝記憶開始

莫傾風

全民領主:我在蠻荒訓龍獸

工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