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握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己亥春中州行——龍門石窟(中),鼠年說鼠人,瑾握國,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雨還在下,少了飛絮的纏繞,但也帶來了撐著傘觀景拍照的不便。邊走邊看,隨意拍些照作為到此一遊的存檔吧。這石刻,看看了解就行,拍下來也未必有多好看。

我首先拍到了“禹王池”,一池清水,掛在池壁上的綠苔,泉流細細,入水有聲,紅、黃、白斑等各色錦鯉在這裡嬉戲……這樣的景配這樣的季節、天氣,倒是很合適呢!然後照了石窟中的坐佛、崖壁頂上的四層石塔。蹣跚不經意間發現嵌在磚牆上的一塊黑色石碑,上書兩行字:上一行8個大字,下一行右邊兩個大字,向左有印章、較小的“摶”字和兩方豎行細小文字。這樣一塊石碑,初看不起眼,無論從整體佈局、陰刻大字的字型看都覺得不咋滴,但關注的人不少,從旁邊的“陳摶十字卷碑”說明,方知此碑甚有來頭;碑文大字“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見其書法雄奇奔放的特點及其個性的灑脫和超俗。於是趕緊攝下石碑及說明文字,回來在網上搜尋,有關這塊石碑的圖片很多,對聯解釋詳細,很長知識。“開張”,形容詞,形容雄偉開闊之貌;岸,水厓而高者;“天岸”,天之厓。“天岸馬”,一躍而至天厓之馬,天下良馬之最佳者。古人說,馬八尺為龍。良馬,乃龍也。故此句為隱語,讚美伊闕風光,如飛龍在天。“奇逸人中龍”中,“奇逸”,變幻莫測之貌。“人中龍”,人中之俊傑。這裡是陳摶自比。“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字面意思:偉俊哉,馳騁天下之良駒!奇逸哉,龍行江湖之英豪!字裡隱意:偉哉龍門,美如良驥!陳摶人傑,何人能敵?一塊石碑,十字對聯,意蘊如此豐富,引人如此注意,也真是難得一見的重要文物呢!

我們繼續向前,又拍了些石窟佛像,發現前面石窟上有棧道,有的還兩層,人們在棧道上下游走,參觀欣賞,速度慢多了,後面人趕上來,更擠成堆。我們也隨著人流走,邊觀賞,邊拍照。雨仍在下,人們穿著雨衣或打傘,有老有少,也不乏黃頭髮白面板藍眼睛的外國人。賓陽北洞、敬善寺洞、摩崖三佛龕、惠簡洞、蓮花洞等洞窟,佛像有大有小,有坐有立,風姿各異,生動傳神。同時還看到許多空窟,遠看黑洞洞,頗覺可惜。從棧道几上幾下,老伴感覺有些累了,看到一處三排臺階並列正對石窟,臺階比較陡,上上下下的人很多,甚至有點擠,就對我說:“你上去看看,照點相我看看就可以了,我就不上了。”說著就坐到河邊柳樹下的石凳上休息了。我上,隨很多人一步步往上攀;臺階相當寬,石階,橙黃色木質護欄扶手很結實。遊客雖多,人們右上左下,默默地登或下,很有秩序。上到最上層的石窟平臺,我大為震驚!這不是一個個單體洞窟,而是一處很寬、很深的石崖,正面一排佛像,中間的高大,兩邊的略小。左右兩側還有佛龕、佛像。佛像前面腳下襬滿了盛開的牡丹花,紅花綠葉,在這個場合別有風采。這是春天、此時來遊覽才能見得的特有景象!

許多人都在這照相。我用相機照,用手機照,架上自拍杆照;但想到這大場景,老伴不上來看可惜,立刻下去叫她。她一聽,忙上來,一看,確很震撼!這些佛像,氣勢大,雕刻好。特別是中間那尊大佛,姿態儀容,太好了,看上去很有威儀,很舒服。雖是石頭的,但給人感覺溫和可親。我估摸著,這該就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了。查手機百度,果然是!這供奉盧舍那佛的奉先寺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石窟,長寬各30餘米。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於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在位時期,於公元675年建成。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敵命格:我熟練各種重兵

影非花

龍玄神帝

三誡

鬥羅之混沌龍帝

天涼悍將

群星的觀察者

楓葉優

凡人修仙,從獲得大帝記憶開始

莫傾風

全民領主:我在蠻荒訓龍獸

工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