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軍機陰謀,大清搬運工,趙破奴,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林帶著俘虜的宋立鵬和十幾個大小頭目,返回鄭州。並以兩河總督的名義正式向朝廷發出大捷的軍報。

軍機處接到奏報後,並無半分欣喜之色。韓林如今位極人臣,當真是賞無可賞。再加爵位可就是郡王了,除了開國的那段時間,大清還從對漢人未封賞過王爵。

恭親王奕?主持軍機處會議,奕譞、寶鋆、李鴻藻、景廉、翁同龢參加會議。會上對韓林封賞以及宋立鵬等人的處理做出討論研究。

匪首宋立鵬裹挾數十萬流民,禍亂山東致使兵禍連結,生靈塗炭。其黨羽屢次屠城,以婦女兒童為軍糧,罪大惡極,軍機處一致同意,對匪首判決凌遲,誅九族。俘虜軍民分遷各省,以觀後效。

對於韓林的封賞,因其上次出國作戰未封賞以致臣民多有不服,此次又立大功,奕?提議封郡王。

李鴻藻當即提出反對,道:“韓林此人如今已是一等公爵,剿滅一個區區流寇就封王,那各地督撫還不有樣學樣,個個向朝廷索要封賞,到時該怎麼辦?”

奕譞道:“封王之事,萬萬是不能行的。不然我大清臉面何在?八旗勳貴無一處功勳,給一個漢人如此高的殊榮,那這大清到底是誰家的。”

奕?道:“那該怎麼辦?韓林已是兩河總督,如今山西、山東已被其實際控制,時間一長,咱們不給他封王,恐怕他就要自己割據稱王了。大清哪裡還有可以跟他抗衡的軍隊。”

翁同龢道:“朝廷國力艱難,不到萬不得已,切勿輕啟戰端。北方大旱尚未結束,韓林所控制四省災情最為嚴重。民間矛盾重重,萬萬不能給他以理由讓他轉移矛盾,擴大戰事。”

李鴻藻道:“王爺,這韓林勢大,朝廷斷不可操之過急,徐徐圖之,方為上策。”

景廉道:“韓林目前還是服從朝廷的,朝廷可以慢慢滲透反對力量,還可以藉助洋人勢力,據我所知,韓林所任用官員絕大多數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學生。他們哪裡會有什麼經驗,給他弄個農民抗稅估計就會被嚇尿。咱們有的是辦法收拾他。”

奕?道:“寶鋆,你怎麼不說話?說說看法嘛!”

寶鋆道:“朝廷對限制韓林早已達成共識,這個自然不必再議。今日議的是如何封賞,話題可不能又變成對韓林的討伐大會了。不然,沒完沒了的精力都耗在空談上,哪裡還有時間做實事。”

奕?道:“對對,討論怎麼封賞。”

寶鋆道:“封王是不可能了,給他封地也是從容其野心。如今又是手握大軍,隨時都可能裂土封王。不如將其調回京城,京城大軍雖然不敵韓林數萬大軍,但收拾韓林一些護衛那還不簡單!”

奕?道:“有道理,繼續說。”

寶鋆道:“韓林入京,給他個虛職實職都可以,只要遠離他的控制區域,他的幾名巡撫互相交情甚淺,朝廷再去分化就容易多了。關平是嫡系,曾紀瑞是淮軍,袁世凱更是小孩子,徐世昌一個區區縣吏,劉銘傳年齡最大,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社會關係、不同的治理理念,必然尿不到一個壺裡。

韓林若進京,限制其所帶護衛人數,區區幾百家丁,想來也造不成什麼亂子。韓林到了京城,所謂溫柔鄉是英雄冢,如此好玩的的花花世界必定讓他喪失雄心。”

奕譞大笑道:“好主意啊!若論玩,誰能玩的過咱們八旗子弟,到時候多尋一些浮浪子弟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如今京城戲院還來了不少扮相不錯的花旦,韓林是道光十六年生人,如今也不過四十歲。正是玩樂的年紀……”

奕?道:“行了行了,一說起玩。你的話就止不住。下面談談以什麼名義調進京,給他什麼官職?”

翁同龢道:“既然爵位不能升,官職不能升,那就把太子太保升為太子太傅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寂寞妖紅

卿本傾城

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