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福建海戰,大清搬運工,趙破奴,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回說到,韓林不顧朝廷指令,擊敗日軍並全部斬首。訊息傳回日本。國內激憤,臣民紛紛要求嚴懲清國。
明治天皇及內閣自明治維新以來,數年來勵精圖治,積攢資金。大力發展工商業及近代軍隊。皇室更是倡導全面西化,倡導郭敏勤儉節約,省下的錢發展軍隊。
如今正是展示維新成果的時候,一戰便被擊敗。這打的哪兒是日軍的屁股,明明是天皇的臉。
英法美日四國公使聯合向清廷抗議,要求嚴懲韓林,滿清朝廷無力約束韓林,只得不停與洋人道歉並又增加50萬兩賠款。
滿清戰勝國的身份居然還如此行事,倒是助長了列強瓜分大清的野心。經過此戰明治天皇進一步看清了海軍的重要性,攻打臺灣若是海軍能夠援助,後續運兵支援,斷不至於缺糧缺藥、久攻不下。
海軍經費一加再加,用於海軍建設的專門國債發行了,菸草稅、藥物稅都投到了海軍這個無底洞之中,最高時已達歲入的八分之一,還是缺錢。
從明治初期起,天皇開始瘋狂地聚斂財富,把持壟斷日本新興工業的開發權,控制三井、三菱、住友等大公司及日本的外貿、重工業、銀行,並透過各種進獻、投資,非法徵用土地,使自己的皇室積累打著滾地增加。
明治天皇決定每年從內庫中拿出30萬元帑銀,用於海軍建設。而這,已經超過了皇室開支的十分之一。此舉再次帶動了日本政府議員主動獻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艦。
明治天皇甚至乾脆用餓肚皮的方法,給他的文臣武將起“帶頭作用”,日本軍人,得知天皇每天僅僅吃一餐飯的時候,人人涕淚橫流,呼號喧囂之聲滿營。“帝國海軍一日不強,朕一日不再食矣”。
本來日本全面激進發展是甲午海戰的前幾年,如今被韓林一棒子打醒,硬是提前十幾年就開始養精蓄銳。
不過你日本發展,韓林也在發展,時間對於日本來說更重要。滿清在你日本還有欺負的目標,可滿清若是幾年內被韓林拿下,你日本發展起來的軍力還敢打嗎?
韓林從現代空間裡拉出一批退役的進了博物館的軍艦,多為65型中型火炮護衛艦,排水量1200噸,韓林特意選中小型護衛艦,一方面火力夠猛,另一方面艦員人數少,方便後續升級換代。
又搭配幾艘022導彈艇。這樣的火力,就算日本全是鎮遠定遠級別的鉅艦,也不夠打一場的。
內政方面,利用原有臺灣行政單位,積極建立防禦設施,臺灣多山,土著較多,且彪悍異常,歷史上多次作為抗日起義的主力。
韓林交代,切不可用強。多用懷柔政策,平日裡多接濟幫忙。關平那裡多支援臺灣。糧食工業品等大量運往臺灣,換取木材、水果等,只要人人有錢過上好日子,矛盾自然就少很多,外國人來的時候自然齊心抗敵。
日本暫時也就嘴上下點功夫。韓林也懶得搭理他們,通電讓各部密切注意外國的報復措施,也並無其他行動。
現在的注意力放在了南海。英美法三國上次在海關上吃了大虧,自打韓林搶佔海關以來。多有本國商人向大使館和政府投訴。
上海海關針對外國人檢查仔細,分類明確,低價工業品被徵收重稅。煙土、軍火等違禁品一律沒收,船主判刑緝拿。絲毫不顧及大清簽訂的領事裁判權。
三國平時打歸打、鬧歸鬧,有錢掙的時候自然齊心協力。一聽說要組織第三次鴉片戰爭船隊去打清國。
想著又可以繼續開啟中國更多城市的大門,繼續傾銷商品。立刻放下爭議,組織了四十餘艘各式軍艦,民間有水手盼望發財的也加入進來。
英法在印度、越南等殖民地歷來就有駐軍和船隊,加上本土過來的,近百艘船隻,齊聚南海。美國派出的船隊在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