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抗法援越,大清搬運工,趙破奴,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林帶著全家開始回家,路上李蓮英派來的太監將最近大事與韓林一一說起。 原來,法國人又在越南搞起了摩擦,斷斷續續幾年來不停地打擊越南政權,攻擊清軍營地。清軍也派駐近40個營的兵力進駐越南北部。 法軍兵力陸續增至一萬六千人。清政府在北寧一帶駐軍由於將帥昏庸、怯懦,互不協調,軍紀廢弛,兵無鬥志。北寧、太原、興化相繼失陷。 法軍的行動引起慈禧恐慌,幾年來奕?為首的軍機處一直奉行綏靖政策,對待法軍嚴格要求前線約束士兵,不得輕啟戰端。法軍如此猖狂也是奕?放縱的結果。 前線潰敗,慈禧太后震怒,同醇親王奕譞合作,以 “委靡因循”的罪名,將以奕?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黜,停奕?親王雙俸,命他“家居養疾”;寶鋆原品休致,李鴻藻、景廉降二級呼叫;翁同龢革職留任,退出軍機處,仍在毓慶宮行走。 至此,風光了四十年的恭親王奕?退出歷史舞臺,日後朝廷的風雲變幻也就再沒了他的身影。 慈禧正在考慮組建新的軍機處,奕譞為光緒帝生父,照例不能主持朝政,但有“商辦”之名,實際隱操樞府大權。 禮親王世鐸主持軍機處,戶部尚書閻敬銘、刑部尚書張之萬,均著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工部侍郎孫毓汶著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慶郡王奕匡主持總理衙門,並命遇有重大事件,先與醇親王奕譞商辦。 慈禧考慮到,這批軍機大臣,能辦實事的不多,如果不把韓林也弄進來,很多事情還真不一定辦的成。 世鐸就是個吉祥物,有他沒他都一樣。實際主宰就是奕譞,奕匡資歷甚淺,其他幾個無論威望還是資歷都差韓林不少。 又要倚重韓林,又要提防韓林,實在是難辦得很。不過其他幾個軍機大臣倒也聽話,真要遇到矛盾,人數也佔優勢,想到此節也就大膽了起來。 韓林回到府中,即有太監傳旨,任命韓林為軍機大臣,排名在世鐸之下,名義上的二把手。 次日,新一屆的軍機班子成立,客套寒暄過後,奕譞就坐在了世鐸的旁邊,主持四會議來,韓林坐在右手。得這下排名又第三了。 奕譞道:“越南戰事緊急,眼見都快打到了我雲南邊境,諸位請議論一下。” 奕匡搶先道:“恭親王一直拖延遷就,才使得前線打了敗仗,太后震怒。我們這屆新軍機,斷不能走了恭親王的老路。我建議全面備戰。” 閻敬銘道:“打不打我沒意見,只是國內旱災還在持續,又免除了好幾個省的賦稅,戶部所能支撐的銀兩實在不多。我建議最多使用滇軍、桂軍即可。內地軍隊長途跋涉,所需甚巨。朝廷一時之間難以籌措軍需。” 奕譞道:“這可如何是好,滇軍桂軍在越南一敗塗地,退入雲南,士氣全無,早已不堪大用。韓大人,您覺得目前局勢該如何?” 韓林還想多聽一會他們的見解,就說道:“張大人、孫大人尚未發表意見,都說一下嘛,有好的看法也是為國獻言。” 張之萬、孫毓玟連忙擺手,直言不熟悉地方軍事,實在不敢誤國。 韓林道:“既如此,那我就說幾點。一、越南境內劉永福的黑旗軍頗有戰績,朝廷為何不用啊?” 奕匡道:“這黑旗軍本是太平軍殘部,戰敗後逃亡至越南,被越南王看中,委任高官。如此叛逆祖宗之人,要之何用。” 韓林道:“越南地形山高林密,瘴氣叢生,軍隊人數起不到任何優勢,黑旗軍根子還在我大清。若是曉以利害,許以高官厚祿,必能為我大清鎮守邊疆。醇親王,用黑旗軍是本錢最小的買賣,你來決定一下!” 奕譞撇了撇嘴,這韓林怎麼頤指氣使的,好歹我也是軍機處老大,這麼不給面子。 閻敬銘插進來道:“王爺,韓大人言之有理,確實能省不少銀兩。” 奕譞道:“嗯,不錯。劉永福的黑旗軍可用,稍後再商議招安事宜。韓大人繼續說第二點吧。” 韓林道:“第二,貴州提督馮子材素來英勇,極具將才,調其擔任廣西提督,加兵部尚書銜。” 奕匡道:“馮子材應該都六十歲了吧,這個年紀讓他歸鄉養老,也是朝廷體恤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