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殺俘祭奠,大清搬運工,趙破奴,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回說到,黃海海戰失利。北洋水師退入威海衛。軍機處電寄李鴻章諭旨:“自致遠衝鋒擊沉後,濟遠管帶副將方伯謙首先逃走,致將船伍牽亂,實屬臨陣退縮,著即行正法”。方伯謙在旅順黃金山下大船塢西面的刑場上被斬首。
北洋艦隊損失較大。但艦隊主力定遠、鎮遠兩鐵甲艦猶在,其餘各艦經修整後仍可任戰。艦隊尚擁有與敵作戰能力,並非一敗塗地,不可收拾。
反觀日軍,重傷的數艘戰艦大修數月仍然不具備戰鬥力。
接下來的鴨綠江江防之戰,由於各部指揮不暢,進退失據,聶士成、依克唐阿力戰不敵,傷亡重大,不得已退出陣地。近三萬重兵駐防的防線全線崩潰。
同一天日軍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由於李鴻章一心要保旅順港,清軍便沒有在此處設防。日軍順利擊潰金州守軍,大連守將趙懷業聞風而逃,日軍佔領大連灣。
日軍一日之內攻佔旅順,以旅順清軍脫掉制服,混跡於平民之中,於空屋中抵抗為由,對平民展開四天的大屠殺,死難者達兩萬餘人。
東海艦隊、山東趙羽第四軍紛紛向韓林請戰,韓林命令東海艦隊備戰,第四軍駐地前移,大軍行進至威海母豬河一線,未接到命令不許開戰。
韓林此時心情非常複雜,一方面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能快速喚醒中國人民對清王朝的憤恨,一方面又對即將到來的北洋水師覆滅心有不甘。
韓林將願意不要軍費抵抗侵略的心思,發給軍機處。奕譞看完電文後,強令韓林儘快和談,不得干預北方戰事。
奕譞一心想著日本國力虛弱不堪,朝鮮戰事至今已有近一年,不足以支撐大範圍入侵。北洋水師主力尚在肯定可以翻盤逆轉,若韓林橫插一刀,成果都是他的了。
李鴻章命令北洋水師丁汝昌加強對威海衛的戒備,防範日本海軍。卻從不加強陸上防衛。日軍兩萬餘人從榮成灣登陸成功,偷襲威海衛炮臺,軍艦封鎖東西港口。
韓林知道去晚了北洋水師就全完了。急切向軍機處回覆,第四稿和議內容已定,兩省放棄向朝廷索取每年的治安費,戰爭賠款降至600萬兩。此為最終協定,截止明日午時,朝廷不答應,明軍則攻擊廣東,福建海軍已封鎖廣州海域,隨時可發動攻擊。
發完電文韓林不等回電,便登機去濟南。對石開吩咐道,朝廷不答應,明天就全面佔領廣州,不要客氣,有多狠就打多狠。
次日,經慈禧太后稽核,終於批准《衢州和議》,廣東海域的南海艦隊方才回撤。綜合考慮清廷也難以承受南北兩場戰爭的重壓,索性一件一件得來。
日軍水陸合擊北洋海軍,“定遠”中雷後擱淺,不久自毀,“來遠”、“威遠”、“寶筏”等相繼沉沒,擅自逃跑的12艘魚雷艇,皆被俘。日旗艦“松島”受重創,沉毀魚雷艇5艘。
北洋海軍內的外國顧問英國人馬格祿、美國人浩威等,勾結部分貪生怕死清軍將領,公開威脅海軍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在得到陸路增援無望密報後,令各艦同時沉船,以免資敵,遭到抵制,旋又令剩餘艦船拼死突圍,也無人執行。丁汝昌與記名總兵張文宣相繼自殺。
韓林抵達濟南,便乘直升機抵達威海前線,此時的北洋水師實際領導人劉步蟾正命人打完定遠艦最後一發炮彈,然後自沉。
營務處道員牛昶昞派“廣丙”管帶程璧光,乘“鎮北”炮艦向日軍乞降。並帶著親信圍堵劉步蟾。劉步蟾眼見剩餘各艦升起白旗,日軍洶湧而來,接收艦船。
劉步蟾自知大勢已去,又堅決不肯在投降書上簽字。拔出手槍正欲自盡,突見天空出現兩架直升機,正在轟炸炮臺。其中一架向指揮部附近發射一枚火箭彈,嚇退眾人,救了劉步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