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閒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章 高祖撫劍,逐龍少年志,關中閒漢,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信的殘劍,是他的精神寄託和信念所在。
就像他對盧棄說的那樣,他畢生都在用這把劍磨礪自己。
然而,這把劍卻在盧義暗中窺探韓信時,被順走了。
不過,韓信最近忙於自己的密謀,並不像以前那樣日日撫摸著殘劍,思考過去受到的那些屈辱怎麼抹去,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因此,殘劍丟失之後,他並沒有馬上發現。
把殘劍獻給劉邦的人叫張鳳。
這個名字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陌生。
以至於劉邦想了很久都沒想到張鳳究竟在為大漢做什麼。
“臣曾隨燕王世子出使匈奴,是使團的衛隊長。”
張鳳跪在地上彙報說。
劉邦想了想,還是對張鳳這個小人物沒什麼印象,態度卻好多了。“是朕眼拙了,張將軍護衛大漢使團,揚威匈奴,是我大漢功勳。”劉邦目露讚賞,臉上有了幾分笑意,往捧在內侍手裡的殘劍上瞟了瞟,看似好奇地問:“這劍是張將軍從長安帶來的嗎?”
“啟稟陛下,臣也不知道此劍從何而來。”
張鳳如實回答,拱了拱手又說:“卸了使團衛隊長的職司,臣一直在陛下駕前做些採買、轉運一類的雜事,昨日傍晚,臣接到上峰命令,要將兩車大棗從河南運到陛下駕前,便從安邑趕赴河南境內,誰知道半路上歇腳時,臣的行囊中竟多了這把殘劍……”
“那你怎麼就想到,要把殘劍送到朕這裡來呢?”劉邦問。張鳳說的有理有據,實際上卻在細節處漏洞百出,劉邦實在聽不下去了。
“和那劍在一起的,還有一根竹簡和一封密信。”張鳳趕忙解釋,從懷中摸出了竹簡和密信:“臣正是看了竹簡,才發覺此事關係重大,絕對比轉運大棗重要,便果斷放棄原本職司,把劍帶了過來。”
“把竹簡呈上來。”劉邦盯著張鳳看了兩眼,沉聲說。
立刻就有內侍走到張鳳跟前,要過竹簡,呈送給了劉邦。
劉邦拿起竹簡端詳了片刻,遞向了侍立一旁的陳平。
陳平和劉邦相當有默契,竹簡一遞過來,他就明白劉邦這是想讓他認認竹簡上的字跡。竹簡上只有兩行字:長安將有大事發生,請將兩樣物什送儘快至皇帝面前。陳平看了又看,也沒認出是朝中哪位大臣的筆跡。“臣辨認不出。”陳平望著劉邦搖搖頭,把竹簡還了回去。
“信!”劉邦眉頭皺起,望著張鳳說。
內侍再次動手,將密信送到了劉邦跟前。
在拆開密信前,劉邦打量著張鳳問:“這信張將軍未曾看過?”
“此事關係朝局穩定,臣不敢亂看!”
張鳳戰戰兢兢地回答。
“張將軍還有別的事要對朕說嗎?”劉邦淡淡地笑了笑。
張鳳立刻搖了搖頭。
“這樣吧,從此刻起,張將軍原有職司全部免去,就留在朕跟前隨時聽用吧。”劉邦笑著說,擺了擺手,示意張鳳可以離開了。
在劉邦跟前聽用,可比受人差遣,幹些雜事強多了。張鳳喜出望外,望著劉邦興奮地磕起了頭。等到把頭磕完,便識趣的離開了。
盧棄讓盧義順走殘劍後,設法交到張鳳手裡,再由張鳳呈送給劉邦,主要有三個考慮。第一,張鳳為人可靠,得到殘劍和密信後,不會挪作別的用途;第二,陪著盧棄出使過匈奴的人,大多都得到了封賞,只有老實本分,不懂得運作的張鳳還在做著以前的差事,沒有得到半點好處;第三,盧義與張鳳也是見過的,不會弄錯人誤了大事。
只是這些事,張鳳目前並不知情。
他還以為自己時來運轉,即將飛黃騰達了。
張鳳離開後,劉邦還是沒有拆開密信,因為他總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