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閒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章 英布三策,逐龍少年志,關中閒漢,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噢,請先生站起來,詳細說說。”
劉邦努了努嘴,夏侯嬰把薛公攙扶了起來。
“英布出上策,山東諸地就不歸陛下所有了。”
站直身子後,薛公定了定神,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出中策,誰勝誰敗很難說了,出下策,陛下便可以安枕無憂了。”
“那麼,具體的計策又是什麼呢?”劉邦著急地問,越來越覺得薛公和酈食其一樣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自己有些埋沒他了。
薛公一臉謙恭,拱著手回答說:“英布之上策,向東奪取吳縣,向西奪取楚國,吞併齊國,佔領魯縣,傳一紙檄文,叫燕國、趙國固守他的本土,山東諸地就不再歸陛下所有了。”
劉邦聽到這話,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吳楚兩地緊鄰大海,是朝廷制衡淮南的一對犄角,也是一把鉗子。其中,吳國位於淮南國的東向大後方,只要淮南國有任何動靜,吳國都可以讓它後院起火,自顧不暇,從而有效牽制淮南國的西線行動。楚國則位於淮南國和齊國之間。淮南要對北方有所行動,絕對繞不開楚國。但是,如果英布快速攻佔吳楚兩地,這把鉗子的威力便無法發揮出來了。相反,淮南國會像脫籠的猛虎,徹底失去朝廷的制約,在西向、北向任意行動。
至於佔領魯縣,則是因為齊王劉肥過於昏庸,又不得民心。所謂傳一紙檄文叫燕趙兩地守土,則是給個說法,讓燕趙兩地高高掛起,坐山觀虎鬥。如今代地的叛亂還沒有徹底平定,趙國深陷其中,燕王盧綰又領了劉邦的旨意,不徹底剿滅代地的叛亂,不得回國。說白了,燕趙兩國的精銳都投入到了代地,要不要檄文,都會選擇觀望。
“其實,只要面積廣大的淮南、吳楚、齊等地連成一片,東南富庶之地便淪陷了,英布也就有了與朝廷抗衡的資本和實力……”
劉邦默默地想,暗暗地擔憂,表面上卻保持著鎮定,催促起了薛公:“先生請繼續,將英布可能採取的中策和下策也說出來吧。”
“喏!”薛公答應了一聲,繼續說:“英布之中策則是向東攻佔吳縣,向西攻佔楚國,吞併韓國佔領魏國,佔有敖倉的糧食,封鎖成皋的要道,誰勝誰敗就很難預料了。”
中策和上策的差別在於,放棄北方的齊、趙、燕三國,深度經營東南諸地,利用東南的富庶,與朝廷打持久戰。
劉邦仔細揣摩了一下,也是冷汗涔涔。
他想著薛公料定英布一定會選擇下策,便又催促了起來。
薛公接著說:“英布之下策,是向東奪取吳縣,向西奪取下蔡,把輜重財寶遷到越國,自己跑到長沙,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慮了。”
“彭越如此在東南諸地跳躍,朝廷要想剿滅他也不容易啊,哎……”劉邦想了想,嘆息了一聲。
言下之意,是覺得這個策略也不錯,並非薛公所說的下策。
薛公看在眼裡,擺著手說:“陛下不要憂愁,且聽臣下分析。”
“英布本是驪山的囚徒,又做過大盜,他所有的努力不過四個字“自身富貴”,這樣的人不僅自私,還相當的短視。”
“臣料定英布遇到任何事,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如何保住眼前的榮華富貴,而不會去考慮百姓生死,以及子孫後代的命運。”
“百姓們常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這下策便是將財物、輜重,以及英布自己的性命,分別放在不同籃子的策略,臣料定英布為了保住富貴,一定會作此選擇。”
“一個人,不管百姓死活,不考慮子孫後代的福祉,沒有長遠打算,只是為了保住眼下的富貴,他的滅亡難道不是註定的?遇到這樣的反叛,陛下又有什麼理由不高枕無憂呢?”
薛公最後說,目光落在了劉邦臉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