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奇特雕像
偉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3章 奇特雕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偉棟,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繼續下滑,我發現周圍開始出現了枝葉交錯的景象,估計離目的地不遠了。
正思索間,一根突兀的樹枝刺痛了我的屁股。
低頭一瞧,雲帆、林瑤和阿娜朵已在下方等著我。
落地後,雲帆一邊解開我的裝備一邊說:“怎麼這麼慢啊,林瑤早就下來等好久了,還擔心你會出事呢!”
“沒有。”
我解釋道:“只是上面遇到了一點技術問題。”
很快,二叔也下來了。
確認大家都平安,雲帆走到崖邊扯了扯輔助繩,主繩應聲而斷,近二百米長的繩索隨之掉落在地,激起一陣灰塵。
天坑中的植被異常茂密,空氣中瀰漫著溼氣和腐爛氣息,腳下滿是泥濘不堪的樹枝和泥土。
這片土地似乎許久沒有人踏入過,積厚的落葉和枯木堆成厚厚一層。
好在地表深層部分已凝固為硬層,但表層仍鬆軟得難以站立穩。
我們在低窪地帶整理裝備,觀察環境。
四周幽靜,空氣沉悶。
原本在高處無法看清這裡的景象,現在看來卻令人震驚——巨大的磁場紊亂讓我們手中的指南針不停地打轉。
元宵驚歎道,“天吶,這裡的磁場太亂了!這是怎麼回事?什麼能引起這樣的變化?”
二叔想了一下說:“不如我們就按直線前進到中心位置,遇到任何情況再隨機應對。
一定要謹慎。”
文墨指向前方,表示贊同,並補充,“這兩側的植被狀態不
我們一路走,我不禁問老李:“老李,你覺得我們要找的地方在這天坑裡嗎?我記得,這類深坑多數是由可溶岩層構成的,底部要麼有地下河透過,要不就是曾經流過水。
但從我們目前看到的情況,這裡的地下河應該早就改道了。
不過,先民們當年真住在這裡嗎?”
老李笑了笑,回答道:“你還是沒理解我們的目標。
我們要找的不是他們的居所,而是他們留下的東西。
再說,出發前我做了些研究。
這藤嶺山,儘管不是十萬大山裡的最高峰,但在其中也算很高了。
有意思的是,它地熱源卻很深,是最深的一個峰。”
我對這些術語不太理解,接著追問:“這是什麼情況呢?”
老李繼續解釋:“這座高山的特徵告訴我們下面有大量的空隙和裂痕,可能是因為地殼變化引起的沉降,而不僅僅因為河流遷徙。”
說完,他又微笑說,“古人認為地下是最安全、最適合存放寶貝的,正因此許多古中國的秘密依然深埋著。”
我得承認,從邏輯上看是說得通。
這麼大的深坑在這片山區應獨一無二,很可能是通往地底空間的途徑。
上古先民顯然也意識到這點。
越往前走,沿途我們發現了許多巨型石頭碎片。
顯而易見這裡曾有一些建築物,但我對這麼大塊的石料怎麼採鑿運來感到好奇。
隨著繼續探索這片區域,一個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所有建築殘骸都不像是民居,更像是宗教用途,部分石頭還隱約能看雕紋。
大部分雕刻都很普通,不過一種眼睛圖形吸引了注意,這個圖示一路上經常遇見但這次尤其明顯,我開始懷疑其象徵含義。
繼續深入遺蹟時,我們發現幾座巨大的人像石雕。
有些損毀嚴重,有的被植被覆蓋,還有一些完好無損站立。
當近距離觀看時才感受到巨石的尺寸。
大家不得不仰望才能完整看到整個雕塑臉龐的模樣。
這時文東指了出來,說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