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柱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最缺耕牛商周派使,商末三國志,小柱哥,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陶甲,這位是原晉陽鎮中擅長製陶的陶。陶,為了避免混淆,你也以陶為姓,再取個名吧。你們這些朝歌來的製陶工匠全部加入製陶生產隊,即日便開始試製那一步半粗,五步長的陶管。至於支路上的下水管道,用多粗的合適?”姜林望向眾人,幽幽地問道。

“首領,此處很少發生暴雨,即便是最多雨的年份,這汾水邊的平原上也沒有發生過洪澇災害。所以這支路上的下水管道,使用和朝歌城一樣的半步粗的即可。”一邊的黑石工開口說道。

“嗯,你在此處生活了二十多年,你最有發言權,但是凡事都要留夠足夠的餘地。主路上的陶管粗一步半,便是八十厘米,這支路上的陶管便定為主路上的一半,四十厘米,比半步略粗一些。陶甲,事後我將定好的尺寸用硬木板做成標尺,你按標尺開始製作這陶管。”

“洪,先規劃出一條街道來,計算一下需要燒製多少陶管,報給陶……”姜林望向了製陶隊的隊長陶。

“首領,我想好了,以後我就叫陶陽,取晉陽城的一個字。”一邊的原黑石村落、晉陽鎮的製陶隊長陶激動地報上了自己的新名字。

“好,報給陶陽兄弟,由陶陽兄弟和陶甲兄弟一起負責燒製這些陶管。”姜林朝幾人吩咐道。

“另外,這些石匠是參與過朝歌城的城牆、橋樑和道路的修建和維護工作的,對建城的細節肯定有所瞭解。以後這些石匠便直接歸你率領,不再安排其他事宜,你們一起商量著規劃這城的細節吧。”姜林又朝紅石洪和一幫石匠說道。

“太好了,太好了。首領,你真是太好了。”一邊的紅石洪已經激動不已,上前拍了拍姜林的肩膀。

之後,姜林又朝眾人強調了一番生產安全,想起已經拉回來的曲轅犁,便打發眾人離開去按計劃勞作,自己帶著黑石平在田邊找到了粟。

不待姜林開口,粟湊上前來神秘地朝著姜林擠眉弄眼地說道:“首領,昨日我忍不住好奇心,帶著幾人偷偷地試了試那曲轅犁。真的如你所說,耕地效率太高了。一頭牛,兩個人,一天的勞作量,頂二十個人使用石鋤一天的勞作量。這樣看來,我們種植隊要不了多久就能將周邊的平原全部開墾成農田。只是……”粟欲言又止。

“只是什麼?”姜林剛聽得有些意動,粟話鋒突然一轉折,姜林心中頓時有點忐忑起來。

“六個村落加在一起,就三頭牛,其中一頭還是老牛,根本沒法用,現在能用來耕種的就兩頭牛,還都是公牛,倘若哪天出個意外,我們造再多曲轅犁也沒用了。之前消滅鬼方搶糧馬隊的時候捕獲的那幾匹馬駝起貨物拉起車來倒是安生,但是套上曲轅犁在地裡來回耕田就有點暴躁了。昨日本想試試馬行不行,結果差點踢傷一名兄弟。”

“哎呀,是我大意了,把這事給忘記了。不過這曲轅犁有用,我心裡就踏實了。緊著現在的兩頭牛,多多開墾一些農田。晉陽鎮現在人口太多,以後還要有更多的人加入,糧食是最重要的。還有那麥、棉花、辣椒,之前我給你說的所有的農作物你都要上心,那些都是有大用處的。牛的事我來想辦法。”姜林和粟在田邊聊了一會,了卻了一個掛念,又多了一個掛念。便一邊琢磨著怎麼找到更多的耕牛,一邊帶著黑石平回到了茅屋,繼續編寫起訓練手冊來。

朝歌城中……正午時分,王宮深處,一對男女的調笑聲從走廊裡傳了出來。

“啊,大王,你可真壞,大白天的,也不怕宮人們看到。”一聲嬌滴滴的女聲聽得人骨頭都能酥了。

“愛妃,她們又不是沒看到過。再說他們也不敢胡說八道,否則我會將他們的眼珠子挖出來懲罰他們。”一箇中年男子猥瑣的聲音繼而又傳了出來。

“稟大王,國師有要事在宮門求見!”門廊外,衛士的聲音響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帝國重啟

一簾幽夢千醉雪

三體:道家面壁者,造核爆老天師

雨木目

大叔,沒人像你一樣愛我

肖肖肖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