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2頁,夫人被迫覓王侯,雲霓,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婆子道:「總之,你們是遷民,如今又與寨子往來,一切都要多加小心。」
趙洛泱應聲:「多謝白姆媽。」
「沒啥好謝的,」白婆子道,「我也幫不上什麼忙,就是守門久了,看得多些罷了。」
趙洛泱與腦海中的時玖道:「我有些明白,為何白婆子要在寨子守門了。她這輩子可不就是在守門。」
只不過守的是大齊西北關隘的大門。
白婆子走了,趙洛泱這才又去看羅真娘和謝寡婦那邊的情形。
謝寡婦歡喜地拉住趙洛泱:「你奶做的那些鞋底兒都換出去了,你可知道換了些什麼?」
趙洛泱也很好奇。
謝寡婦指著旁邊的一件舊皮襖和毛氈:「那邊堆著的都是。」
一開始寨子上的人可能沒發現那鞋底兒有多好,有人換回去之後,大家傳著看一看,就發現不一樣了。
楊老太她們做的鞋底兒,厚,針腳兒縫的還密,可想而知,用這樣的鞋底兒做長靴會有多結實。
大家覺得好,就紛紛都來找。
有人一口氣就換走了十雙。
換到的舊皮襖和毛氈都能翻新,穿在身上肯定暖和,就算拿回去趙家不想要,輕易就能換給別家。
弄來弄去,到了最後謝寡婦發現,楊老太做的東西換的最貴,等一會兒回到村子裡,拿給楊老太看,還不得讓楊老太歡喜的不得了。
謝寡婦拉住羅真娘道:「咱還得弄點別的換,這事兒別讓它斷了,就算咱們沒東西,也能給銀錢。」
「要不乾脆將我娘她們帶來,」羅真娘道,「寨子不是要鞋底兒嗎?量好了做不是更好?」
羅真娘覺得行,娘是啥人,眼睛可比她們亮,來走一圈說不定能發現更多賺錢的道道。
大家在寨子上忙碌著。
不知道懷光的人正帶著一封信在官路上疾馳。
那是宋太爺寫給他兒子的信,今天早晨懷光從城中攔下的,這信讓他們送會更快,而且他們知曉宋大爺如今在哪裡。
他們就在來洮州的路上。
第257章 收穫不小
宋光彥從南往北走,已經在路上大半個月了。
得知宋太爺自願遷民去洮州,他就動了這個心思,要追過去。
他爹年紀不小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順順利利到洮州,雖說岷縣有秦家在,他事先寫了信函,請秦家接應一下。
但以他爹的性子,未必就願意去求秦家,再說,也得他爹先走到岷縣才行。
唉,宋光彥從一個風光無限的狀元郎,以從七品入職大理寺,三年升為著作郎,到現在……因為對付馮家被清算,雖然躲過了牢獄之災,卻還是被貶去瓊州做通判,保住性命沒錯,但有馮家一日在,就別想再進中書省,就算是斷送了前程。
想一想,當年臨軒唱名,就像是恍惚間發生的事。
這次他們主張皇上保下豫王爺,二十幾個人一同去太師府商議,還以為此事定能功成,沒想到皇上和太師會覺得趁機拿下豫王也算是解決了心腹大患,放任馮家動用手段暗算豫王。
如果豫王不是顧著身後一個州的百姓和身邊五萬大軍,可能為了保命中途敗走,可他硬是撐到將敵軍擊潰,自己和家將卻死在兵馬合圍中。
藩人已經敗走,那麼合圍殺死豫王的人是誰?知曉內情的都心知肚明。
豫王死了之後,他們這些人便沒有了意氣。
馮家不知從哪裡得知了他們二十幾人的名錄,將他們殺的殺,貶的貶。沒有豫王制約馮家,小皇帝和太師也只能眼看著馮家如此作為。
想到這裡宋光彥心中一笑,他們早就料到會如此,太師著實糊塗,如今自食惡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