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5頁,夫人被迫覓王侯,雲霓,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副將低聲道:「六州那邊的婦人都在做毛氈,這種毛氈能夠遮風擋雨,格外好用。還說這是遷民們做的,他們長途跋涉走過來,靠的就是這個。眼下這種毛氈在成州、利州這邊賣的極好。」
馮奉知冷聲道:「都是備著萬一逃命的時候用?」
副將臉色一變:「都是市井小民不懂得這些。」
毛氈倒不是就搬遷的時候有用,摸著格外的紮實,鋪、蓋做
什麼不行?馮奉知氣的是兩州的風氣。
六州現在只有趙景雲和零散的武衛軍聚起來的兵馬,六州的百姓都好像沒想過這一仗他們會打輸,因此還將手裡的東西往外賣,相反有朝廷駐軍的成州和利州卻高價買這些物件兒。
這是生意嗎?這是在打他的臉。
馮奉知道:「六州的人是故意如此。」
副將想要說什麼,沒敢開口,他問過那些商賈,商賈們說,六州那邊有不少百姓做這些,尤其洮州最多,他們是真想要趁著農物沒下來之前,靠這個賺銀錢。當時商賈收貨物的時候,那些農戶可是連一文錢都不放過。
所以,會不會是國舅爺想太多了?
思量太多,容易將自己困進去,以後六州出來的訊息,都不會輕易相信了。
果然,馮奉知道:「先不要向階州動手。」最好有人能幫他們探探虛實。
馮奉知話音剛落,守在門口的護衛走進來:「老爺,西邊來人了。」
西邊的人,八成是吐蕃派來的。
沒有開戰,兩邊明裡暗裡派人走動本就尋常,更何況馮成海就是落入吐蕃之手。
馮奉知吩咐道:「將人帶過來。」
與階州那邊不一樣的是,吐蕃人主動帶來了馮成海的物件。他穿的長袍、荷包還有佩劍。
馮奉知穩住情緒,可是當看到佩劍上的印記時,手指還是略微有些發抖,這是成海的沒錯。
「國舅爺,」吐蕃的使臣道,「我家贊普說,一切都好商量。我家二王子若是能順利回到吐蕃,相信馮將軍也能安然無恙。」
話說的很明白,吐蕃人是想要馮奉知幫忙周旋,讓吐蕃二王子順利回到吐蕃王庭。
馮奉知面色陰沉:「見不到我兒,我如何能相信?這些衣物在混戰時就能得到,但過去了這麼久,人如何,我們都不知曉,我若是幫了你們,最後卻沒能讓我兒歸家,我豈非虧大了?」
吐蕃使臣再次行禮:「贊普說,您會答應的,您對面的人不是吐蕃,而是昌樂長公主,是豫王。」
第442章 大功一件
馮奉知趕走了吐蕃使臣,吩咐軍中文書將使臣說的據實寫清楚,以供後面呈給朝廷檢視,免得會落一個通敵的罪名。
吐蕃人說的那些話虛虛實實,到底有多少是真言誰也不清楚,馮奉知自然不會當真。
等到軍帳中的人都離開,馮奉知目光還是落在馮成海的衣物上,他深深地吸一口氣,胸口如同被壓了一塊重石。
吐蕃人說的是假話,但衣物卻是真的。
過了好一陣子,幕僚再次回到中軍大帳:「老爺,要不要讓人單獨去一趟吐蕃?看看能不能帶回大爺的訊息?」
馮奉知猶豫了片刻,終於點頭。
兩國交戰,馮成海可能會成為質子,但質子不會輕易喪命,給吐蕃這樣一個訊息,或許能保住成海的一條性命。
馮奉知又向階州方向看去,如果成海落在那些人手裡,他就只能等,等到吐蕃人動手的時候,六州向他求援,這樣他們就必須要將成海送回來。
「老爺放心,」幕僚道,「馮家在這裡,他們不會輕易傷害大爺。」
馮家長子身份貴重,無論到誰手中,都不會輕易打殺,這也是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