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諸葛亮舌戰群臣 劉伯和力挺孔明
黑白道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諸葛亮舌戰群臣 劉伯和力挺孔明,重生三國之季漢長平侯,黑白道奇,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帝設朝,升崇明殿議事,文武先到,左邊文官以楊彪為首列三十餘人,右邊武將以朱雋為首,亦列三十餘人,衣冠楚楚,劍佩鏘鏘,分班侍立,一派漢官威儀。
不多時,劉備、孔明到,早見楊彪、陳群等一班眾人,孔明逐一見禮畢,問了姓名,自與劉備列於階下首位。
楊彪等人見孔明丰神俊逸,器宇軒昂,料知此人非比尋常。
楊彪先拿話試探道:“彪乃老朽,也曾聽說先生高臥隆中時,自比管仲、樂毅,可有此事?”
孔明道:“這不過是亮平生小可之比而已。”
楊彪道:“皇叔以唐王之尊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想來必有大才,敢問先生,對如今天下局勢,有何看法?”
孔明自思楊彪乃漢朝第一個老臣,若不先難倒他,日後,如何能施展自己的抱負?遂以隆中對應之。
楊彪道:“如此,便是先生言行自相違背了。先生自比管、樂,可知管仲輔助齊桓公,稱霸諸侯;樂毅扶持微弱燕國,連下齊國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出山,當為大漢削平割據,剿滅曹操、孫權。然先生對策,不以兵爭為要,卻行屯田事,這豈不是南轅北轍?還有淮南之地,被曹、孫兩家所圍,我如何輕取?這般不切實際,難道管仲、樂毅,竟是如此?老夫愚直之言,先生勿怪!”
孔明聽罷,大笑道:“鴻鵠之志,豈燕雀能知?我在隆中時,每遇到病重命危之人,必讓家人先喂之以稀粥,待其腑臟調和,形體好轉,再用肉食補之,猛藥攻之:則病根盡除。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今漢室遭董卓之亂不過十年,正如病重命危之時,若非荀令君屯田之策,洛陽至今還是一片焦土,且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若有數千萬斛糧草,將士便可放開大戰,數路出兵何愁曹操、孫權不破?淮南之地雖為兩家所圍,只需離間計便可破之,再命一將出兵討伐,便可平定,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在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此誠為天下恥笑耳!”這一番話,說得楊彪啞口無言。
這時,又一人出班問道:“曹操擁兵數十萬,孔明先生以為如何平定?”
孔明看去,卻是董承。
遂答道:“曹操收青州烏合之眾,納陶謙蟻聚之兵,雖拒河南之地,在我看來只是一群螻蟻而已,我只需依計行事,數年之內,便可坐定天下,小小曹操何足道哉 !”
董承冷笑道:“曹操麾下曹仁、夏侯惇、夏侯淵等人皆百戰名將,石韜、戲志才、司馬懿亦是當世俊傑,此真朝廷勁敵也,先生卻說數年內可坐定天下,真是大言欺人!”
孔明道:“曹操背反朝廷,兵勢再強亦不足為懼,今天道在漢,我以正道伐有罪,無往而不利,且致勝之道,在朝不在兵,即便強如大秦,亦二世而亡,國舅見識何其淺薄?”
董承不能對。
班中又一人問道:“孔明欲效蘇秦、張儀以三寸之舌,博取功名麼?”
眾人看去,卻是馬日?。
孔明道:“馬公以蘇秦張儀只仗口舌之利?不知此二人亦真豪傑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國家之大智大勇,非比那借題發揮,只顧一家之利,不顧國家之人,如此還敢笑話蘇秦、張儀麼?”
馬日?默然無語。
韋晃亦道:“先生以為治國理政以何為先?”。
孔明答道:“自然以理民為先,當切合時宜,隨機應變,不可拘泥。”
韋晃道:“此言差矣,漢傳世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所行之法乃王霸之道為主,自是以保國為重,若無國家,民眾又有何用?”
孔明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