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獨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秘聞,逐道長生,李獨霜,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官家審視的目光中,李獨霜緩緩自錦凳起身,期間念頭急轉,突然想到了什麼,立即恭敬回道:
“請恕臣無禮。”先是躬身一拜,官家擺擺手,示意他繼續說。因此李獨霜直起腰背,立身於垂拱殿內,侃侃而談。
“好教官家知曉,臣自幼聽聞,好男兒要麼於東華門外唱名,要麼在沙場斬將立功,此二者我李獨霜先前得蒙聖恩,已據其一,按理說也該知足了。然而,經北境一行,尤其是綏遠之戰後,此時方知,數十萬人齊齊捨生忘死,只為寸土必爭。”
“官家,臣親眼看到,自金國鐵浮屠行使奸計,偽裝雜騎,透陣而過之後,明知前方死路一條,但在壯武將軍伏元德的帶領下,鐵壁軍精銳均拋卻生死,奮勇上前,堵住窟窿,為後來威遠軍的奇襲創造了條件,方才有完顏宗弼敗走青州,我大宋奪佔綏遠城的戰略勝利。有了他們,我才理解到了什麼叫“家國在背後,死不旋踵!”
“上至經略將軍,下至戰卒輔兵,都強烈渴望從金國的手上搶回淪喪數百年的故土。又恰逢金國衰弱,又開啟了北上的穀道,正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均利於我大宋。因此,李獨霜打算於沙場為我大宋建功立業。如此,二者佔全,方為真正的好男兒!”
說道激昂處,李獨霜激越起來,字字鏗鏘,迴盪在垂拱殿中。
張良才擔憂地瞟了一眼官家,卻見他並無慍色,眼神反而愈發明亮,遂放下心來。
李獨霜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抬眼看到,官家揹著手,緩緩踱步,似乎在品味李獨霜剛才的激揚文字。
官家眼見李獨霜停了下來,以為他擔心自己怪罪,擺擺手說道:“李卿真情流露,拳拳為國之心,彰明較著,今夜這裡只有師兄,並無皇帝,師弟但講無妨。”
有此保證,李獨霜放下心來,繼續說道:
“不瞞官家,臣初聞調令,確實大出意料,直到大理寺應卯,與上官顏大人一唔之後,方才知曉了官家的苦心。”
官家臉色微紅,咳嗽兩聲以作掩飾,連忙問道:“顏瑟說了什麼?”
李獨霜正色說道:“顏大人所說甚多,臣總結為:“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當我在大理寺處理公務時,眼界擴大到了大宋全域,頓時深刻地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也體會到了顏大人與官家的真正用意。”
說罷,誠懇地看向官家,作了保證:
“往事俱矣,臣定會在大理寺沉心務事,做出一番實績,方不負君恩!”
官家亦有些動容,連忙上前,扶起李獨霜,肅然道:
“李卿既已通透,那朕就放心了,也不枉朕特意找你來囑咐一番。從今往後,李卿且在大理寺用心任事,如有阻礙,可來訴之,朕當為師弟後盾。”
李獨霜聞言,再次一拜,正待再說,卻看到張良才上前低聲稟告,言提舉皇城司都指揮使王繼恩有軍情奏報。
大機率是北境軍情,雖然很想偷聽,但李獨霜知曉必須避嫌,因此出言告退,卻沒想到官家出言挽留:
“李卿乃是有功之臣,又曾掌管北境皇城司,朕信得過,且旁聽一番,給朕參贊一二。”說罷就抬手讓候在殿外的王繼恩進來。
王繼恩碎步急走,一到陛前,即掀袍單膝下跪,慨然拱手,正待彙報時,卻瞥到了一旁安坐的李獨霜,遂住口不言,看向御座。
此時官家已踱步回到御座之上,安然坐下,又成為了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五至尊,只見他淡然吩咐道:
“此乃朕的功臣,但說無妨。”
王繼恩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便友善地扭頭對著李獨霜點了點頭,隨即便從懷裡拿出一塊捲起來的皂制軍旗以及裹著的棉布,雙手高舉過頂,對著官家恭賀道:“露布飛捷!汝南郡公,永興路經略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