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組織上派人來了?,紅巾現世:我在唐末嘎嘎亂殺,趙破奴,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那顆頭顱的主人並不是黃巢,而是一些普通的起義軍頭目,比如山東草上飛和沂水劉老四等。這些人在歷史上並不出名,所以他們的頭顱自然也就不值錢了。

接下來,現場開始了一場激烈的競拍。出價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在軍中擔任要職的世家子弟,他們看上去文質彬彬,甚至有些懦弱,但實際上卻是一群貪婪而膽小的傢伙。

他們沒有勇氣在戰場上與敵人拼殺,但卻有膽量用金錢購買別人的首級換取戰功。

袁玉璋看著這群人的表演,不禁搖了搖頭,感嘆道:\"大唐的將士們竟然如此怕死,這樣的國家不亡真是天理不容啊!\"

袁黃初聽了他的話,微微一笑說:\"這種現象已經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了。如今已非盛世,賢弟你滿腹經綸,為何不去參軍為國效力呢?\"

袁玉璋連忙擺手說:\"我這人最怕死,你可別勸我了。我覺得多活幾年,享受生活更重要。\"說完,兩人相視大笑,自然知道霸氣外露就是求死之道,誰會有事沒事把造反掛在嘴邊!

就在這時,舞臺上突然響起了一段悠揚的音樂,原來是拍賣會進入了文化環節。只見在場的文人墨客們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似乎準備在這個環節一較高下。

臺上兩個面容姣好的侍女緩緩展開畫作。竟是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

袁黃初驚訝道:“不對啊,話說這吳道子被唐玄宗召到京都長安,入內供奉,充任內教博士,並命他“非有詔不得畫”,自此所有畫作皆入宮中,流到市面上就是違禁之物。怕不是假的吧?”

袁玉璋冷哼一聲:“怕不是那田令孜在倒賣宮中財物,哼,陛下的日子怕是要過得緊巴巴嘍…”

此時,底下參與競拍的竟多了一些新羅人、日本人,瘋狂地進行出價,看得出來他們對大唐文化的喜愛。

袁玉璋看著那些外國人,心中有些不滿,這些外國竟然也來參加拍賣,真是讓人氣憤!不過還好,最終這幅畫還是被一名世家子弟以高價拍走了。

看到這一幕,袁玉璋點點頭,心裡暗自慶幸,這幅名畫出價高的嚇人,幸虧自己沒參與,要不然還不知道會拍到什麼價格呢。而且這幅畫起碼沒有落到外國人手中,不然他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結果。

接下來,又展示了幾件展品,但都沒有引起袁玉璋太大的興趣。他開始覺得有些無聊,於是拉著一旁的袁黃初準備離開。

然而就在這時,主持人宣佈下一件展品時,袁玉璋突然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祭侄文稿》。他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心跳加速,臉上露出激動的神色。

“沒想到今天還有這個東西啊!”袁玉璋喃喃自語道,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緊緊握住手中的號碼牌,似乎生怕它會飛走一樣。

他心裡暗暗發誓,如果有任何外國人膽敢競拍這幅珍貴的書法作品,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出手,將其擊敗,絕對不會讓這幅國寶落入他人之手。

《祭侄文稿》的故事發生在唐朝天寶年間,當時安祿山發動叛亂,河北諸郡紛紛淪陷,只有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他們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顏杲卿被安祿山俘虜,並慘遭殺害。而他的兒子顏季明也在這場戰爭中不幸遇害。

顏真卿得知此事後,悲痛欲絕。他懷著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揮毫潑墨,寫下了這篇感人至深的《祭侄文稿》。

整篇文稿氣勢磅礴,縱筆豪放,猶如驚濤駭浪般洶湧澎湃。顏真卿用他那雄渾有力的筆觸,將內心深處的痛苦、憤怒和悲傷淋漓盡致地展現在紙上。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彷彿要衝破紙張,直抵人心。

此稿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二”,它不僅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