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童謠之禍
趙破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章 童謠之禍,紅巾現世:我在唐末嘎嘎亂殺,趙破奴,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玉璋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心中不禁大喜過望,立刻在郡王府中召集眾人,臉上滿是笑容地向大家宣佈,從此以後內院之事都交由張巖來處置。
眾人聽到這個決定,紛紛向張巖投去羨慕的目光,而張巖則挺直了腰桿,以當家主母的身份開始對內院進行重新改造。
由於向來知道蕭若雪姐妹與袁玉璋之間深厚的感情,所以張巖並沒有對她們的房間進行改造,而是在每一個環節都與若雨進行商議,無論是從情理還是實際操作上,都做到了無懈可擊,贏得了眾人的一致好評。
此外,世子袁昭也請來了長公主傅作為他名義上的師傅,等到他長大後便可以跟隨師傅學習。同時,奶媽的數量、奴僕的人數以及伴讀的數量都增加了一倍。
看到這些變化,袁玉璋不禁感嘆道:“有個能夠主事的當家娘子真是讓人省心啊!”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抽出時間和精力去應對田令孜等人,繼續與他們周旋。
話說這一天,明德門無緣無故地坍塌了,這個訊息被上報到了朝廷。
本來按照正常的流程,應該是由負責維護和看管城門的守城官來承擔責任,但令人意外的是,盧攜卻將這件事情拿到了議事房中討論。
盧攜面色凝重地說道:“此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卻關係重大。
明德門乃是象徵著天子的德行之門,一旦坍塌,那些文人墨客必定會藉機議論紛紛,指責陛下德行有虧。因此,朝廷必須謹慎處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袁玉璋聽後,不禁嗤之以鼻,輕蔑地回應道:“如此說來,豈不是無稽之談!不過是一座城門罷了,戶部只需撥付一些經費,重新修建即可。何必如此牽強附會,讓陛下陷入困境呢?”
盧攜聞言,眉頭緊皺,反駁道:“右相此言差矣。據史書記載,許昌城南門曾無故自行崩塌,曹丕對此感到噁心,不久後便駕崩於嘉福殿。
如今上天發出預警,我們若不採取消災降福的措施,恐怕禍事即將降臨,到那時,即使是您也難以承擔這樣的責任。”
袁玉璋搖了搖頭,頓感無語至極。無奈古代偏偏喜歡這套,想到辦場法事也花不了幾個錢,還能安定民心,也就準了。
“既然盧相擔憂過甚,那就請些得道高僧,在長安辦一場水陸大會好了。”
盧攜道:“光請些僧人怕是不夠。”
袁玉璋道:“這什麼意思?屁大點事,還要搞多大陣仗?我大唐花錢的地方多了,都用在這上面,有多少家底都不夠你們敗的。”
盧攜笑了笑道:“右相誤會了,坊間傳言,這城門倒塌,原因就是前幾日殺的人太多,百姓都怕是鬼魂作惡,即使如此,那不如多請些人來,三教九流,凡是有驅邪避害的本事不妨都讓他們來。”
袁玉璋恍然大悟,原來根子在這兒啊,難怪這盧攜一直揪著此事不放,不就是想讓自己承擔惡名嘛。
“本相早就聽說長安近些日子無緣無故多了許多教派人士,天天裝神弄鬼,誘騙百姓錢財,如今朝廷再允許這些人祈福,不就變相地承認了他們嗎?
此建議不允!最多可以再請來些道士。那些雜七雜八的教官府不許支援。”
盧攜還想再說,被袁玉璋瞪了一眼,便不再言語。
不曾想那王鐸倒是針鋒相對,站出來道:“右相,最近有一首童謠廣為流傳,朝廷若不加以重視,恐怕會大亂。”
袁玉璋不耐煩道:“這議事堂是沒有事情做了嗎?天天都是些虛頭巴腦的傳言童謠,帝國的最高層每日都要浪費這麼多時間嗎?”
王鐸提高嗓門道:“右相,這童謠非比尋常,還與你有關,還是聽一下的為好。日後若是陛下問起,也好有個應對。”
袁玉璋道:“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