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揮毫繪紅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章 駕崩 舉國哀悼,執戟戰紅樓,執筆揮毫繪紅塵,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昌隆十五年,十月初六
龍首宮內,氣氛凝重而壓抑。太上皇躺在床榻上,面色蒼白如紙,氣息微弱,
彷彿一盞即將熄滅的油燈。昌隆帝和徐太后守在榻前,眼中滿是憂慮和悲傷。
“烈兒!~”太上皇氣若游絲的喊道。
“兒臣在,父皇有何吩咐?”昌隆帝緊緊握住太上皇的手,聲音略帶顫抖。
太上皇艱難地睜開雙眼,目光中透著一絲急切:“朕……朕怕是不行了。”
徐太后早已泣不成聲:“老頭子,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太上皇微微搖了搖頭,喘著粗氣說道:“莫要寬慰朕了,朕心裡清楚。如今,朕有要事交代於你們。”
昌隆帝趕忙應道:“父皇請講,兒臣定當謹記。”
太上皇費力地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朕知曉,如今藩王勢大,對朝廷構成威脅。
但若是日後抓住了他們三個,莫要殺他們,貶為庶人,軟禁起來即可。切不可讓皇室血脈斷絕,徒增殺戮。”
昌隆帝點頭應道:“兒臣明白,定會依父皇所言。”
太上皇又看向昌隆帝,目光中滿是期許:“還有,那秦王楊起,此人有勇有謀,是個難得的將才。
若他忠心耿耿,當要好好對待,委以重任。除非他有不臣之心,方可處置。”
昌隆帝鄭重說道:“兒臣記住了,定會謹慎對待秦王楊起。”
太上皇微微頷首,目光轉向徐太后,眼中瞬間充滿了深情:“妹子,這些年,苦了你了。”
徐太后淚如泉湧:“陛下,臣妾不苦,能伴您左右,是臣妾的福分。”
太上皇伸出顫抖的手,輕輕撫摸著徐太后的臉龐:“朕走後,你要照顧好自己。還有,朕放心不下霓裳和可卿,你要替朕好好照顧她們。”
徐太后握緊太上皇的手,哽咽著說:“陛下放心,臣妾定會照顧好她們,不讓陛下有後顧之憂。”
太上皇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如此,朕便安心了。”
沉默片刻,太上皇的眼神逐漸變得迷離,聲音也愈發微弱:“妹子,我先走了……”
說完,太上皇的手緩緩垂下,雙眼緩緩合上,就此撒手人寰。
昌隆帝和徐太后悲痛欲絕,哭聲在龍首宮內迴盪。“父皇!”昌隆帝撲倒在太上皇的床榻前,淚如雨下。
徐太后更是哭得肝腸寸斷,幾近昏厥。
宮廷內的侍從和宮女們也紛紛跪地,哭聲一片。整個龍首宮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之中。
昌隆帝緩緩站起身來,強忍著悲痛,對眾人說道:“父皇已逝,朕當秉承父皇遺志,治理好這天下,以慰父皇在天之靈!”
徐太后也止住哭聲,說道:“烈兒,你當以國事為重,莫要讓你父皇失望!”
昌隆帝一臉悲痛的對徐太后行禮,“母后放心,朕絕不會讓父皇失望的!”
隨後,宮廷內開始忙碌起來,為太上皇籌備後事。而昌隆帝也在悲痛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這江山社稷繁榮昌盛,不負太上皇臨終的囑託。
“奉天承運,大周昌隆皇帝詔曰:
先皇馭龍賓天,朕心哀慟,九州同悲。
憶先皇之德,其文治武功,震古爍今。先皇以仁德為本,
心懷天下蒼生,施仁政於民,輕徭薄賦,勸課農桑,使百姓安居樂業,倉廩充實,四海昇平。
開庠序之教,興科舉之制,廣納賢才,朝堂之上,群賢畢至,皆為社稷之棟樑。
修水利,築道路,通商貿,促百業興旺,經濟繁榮,國富民豐。
先皇之武功,亦赫赫揚揚。統雄師以御外敵,平叛亂而定邊疆。
揮劍指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