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揮毫繪紅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章 京城定策 進軍中原,執戟戰紅樓,執筆揮毫繪紅塵,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林淵口中的燎原至尊指的自然是遠在京城的秦王楊起。
秦王楊起在京城府邸的書房內,剛剛看完林淵傳來的飛鴿傳書,得知燎原軍已全據湖廣。
他深知,局勢發展至此,已到了關鍵抉擇時刻。當下,他果斷下令,召集龐通、林宇、趙謙、南宮策、陰無咎、端木詭、法秦、李逸等謀士至議事廳商議大計。
待眾人落座,楊起神色喜悅地將訊息告知眾人,隨後說道:“哈哈哈哈,各位先生,如今湖廣已下,我軍勢力進一步壯大。
但陝西、山西雖暗中掌控,卻也需燎原軍明面攻佔,以成大勢。
而下一步,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河南與山東,是進攻河南,還是山東,亦或是共同出兵,將本王雲貴川及湖廣等地盤連成一線,諸位有何高見?”
龐通率先發言:“殿下,依我看,應先取河南。河南地處中原腹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拿下河南,進可威逼京城,退可據守自固。而且,河南地勢相對平坦,利於我軍大規模行軍作戰。
一旦佔據河南,與湖廣、陝西、山西等地相連,我軍勢力將在中原形成強大的板塊,可以說將無人能敵!”
林宇微微搖頭,提出不同看法:“龐先生所言雖有道理,但山東亦不容小覷。
山東靠海,有豐富的海鹽資源,可充實我軍財政。並且,山東有諸多重要港口,掌控山東後,我們便能掌控海上貿易,獲取更多物資和財富。
再者,從戰略佈局來看,佔據山東可對京城形成側翼威脅,與其他領地遙相呼應,更有利於下一步行動。”
趙謙沉思片刻後說道:“兩位所言各有優勢。但我認為,共同出兵或許更為妥當。
河南與山東同時進攻,可分散朝廷兵力。朝廷難以在兩個方向同時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我們成功的機率更大。
如此一來,不僅能迅速將地盤連成一片,增強我軍整體實力,還能讓朝廷陷入顧此失彼的困境。”
南宮策接著說:“趙兄的提議有其精妙之處。不過,同時出兵對我們的兵力和後勤補給是個巨大考驗。
目前我們雖有一定實力,但要在兩個方向同時作戰,需謹慎調配資源。
在下覺得可以先集中力量攻打其中一處,待拿下後再揮師另一處,這樣能確保每一次行動都有足夠的兵力和物資支援。”
陰無咎卻有不同觀點:“我覺得還是應先攻打陝西、山西,將這兩地徹底明面掌控。這兩地是我們暗中經營許久的地方,裡應外合之下,拿下並非難事。
只有先穩固這後方根基,再考慮河南與山東的進軍,才更為穩妥。否則,若貿然進軍河南或山東,後方不穩,恐生變故。”
端木詭回應道:“陰兄,陝西、山西的拿下只是時間問題。當下我們面臨的關鍵抉擇是河南與山東。
我傾向於先取山東。山東的地形複雜,有山脈丘陵可作為天然屏障,易守難攻。
一旦我們佔據山東,就能建立起穩固的防線,抵禦朝廷可能的反擊,為後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法秦分析道:“諸位,我們還需考慮朝廷的反應。
若我們進攻河南,朝廷必定全力防守,因為河南距離京城太近,威脅太大。
而進攻山東,朝廷或許會有所輕視,認為山東相對偏遠。
我們可以利用朝廷的這種心理,出其不意地拿下山東,然後再回師河南,
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最後攜大勝之威,攻伐陝西山西兩地,如此一來,哪怕王爺立刻起事,也無後顧之憂,這七州之地就是王爺最大的底氣!”
李逸也發表看法:“無論選擇進攻哪裡,情報工作都至關重要。
我們要提前摸清敵軍的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