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風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音樂的歷程》,一葉知秋的讀書筆記,木風子,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音樂的歷程》
昨天晚上11:30看完,但是自己無從下筆,不知道是讀不懂,還是沒看過,或者是忘記 這本書買於7月1日,很興奮買了這本書,花了18元,買一本書是作為課外書最高消費,但是目錄的吸引力還是讓我買了,下定決心買,從7月5號以後,斷斷續續的黃昏與黑夜,至昨天才看完,打破了三天一定看完一本書的計劃,才證明,在安逸的環境下,人都是比較墮落。
我發現一遍,不可能完全理解一本書上的知識,我的記憶告訴我,一遍有一個大概瞭解,兩遍還是記個大概,就算三遍,四遍之後,也還是會忘記,那麼人為什麼還要看書,反覆的吸取人類所謂的智慧,也許這些東西都是無用的,是生活的消遣品,餓著肚子還會追求這些嗎?
音樂,從小亂彈之後,被鼓勵誇獎,就對音樂的執著,與興趣,在讀者上看了一篇文章,關於一個小男孩的鋼琴人生,讓我瞭解一些音樂方面的名字,於是當一次遇到他們時,有強烈的想認識他們的渴望,也許本人學不好英語,就是缺少好奇心,也可能是興趣不足的原因,本來我想補英語,也說了,但第二天起來又忘了,果然行動很重要,當然如果要向上攀登,那就要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的能力與基礎,從高中的課本上深深打擊自己自尊心,自責自己高中是混日子,沒有付出,認真努力過,閒靜讓自己虛度年華,要抓住時間,補回去,浪費時間要更努力才可以。
本來是想了解音樂家的人生經歷,當然這本書中有講,它只是大概的人人類瞭解音樂歷程的發展,不想變成人名地名,曲名,的堆疊書,所以,讀到這還是有點失望,但是後面的人物介紹,瞭解不少,以前買過散文,看過一遍,很難在看第二遍,但是這書對我說,你還要看完,你不得不看我,你需要理解我。
是音樂的歷程,看過,讀過,總會留下什麼,記錄下來又如何,無論是一堆亂稿子,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會隨著時間而被人遺忘,如果人是一個忘性很大的動物,那麼時間是一個殘酷的鑑定家,對嗎?是的,時間與人是相對的,偶然的,沒有絕對的,如果藝術是讓大眾來評價,而不是內行來評論,那麼一個藝術會失去他本身,有被世界所衝擊的頑石,有不被人看見的細沙,有寶盒裡黃金,但是誰才是真正的有價值,有意義,在不同的人眼中,看法不同,感覺不同。
就像,玫瑰與月季,90人愛玫瑰,也許45沒見過,就算見過,也不一定細細觀察,搞不好分辨不清,這兩種花,讓他們選,還是不愛月季,但10也許不認識這兩種花,難道愛與價值是一個定值,可能是相對值。
要肯定一些人的價值與努力,也要明白,歷史中人物不會重活,只是後人借鑑的人物,學習物件,果然是,知識是爆炸式增長,讓人類在越來越少的問題上知道越來越多的科學專家,和越來越多問題知道越來越少的辯論家,前者是歷史,後者是無用理論知識,沒有生命與力量,讓一切處於僵死狀態,是很有可能的發展趨勢,讓感觸變成記憶是人生必須,那麼是可悲的也是偉大的,可悲說明必然性的無奈,偉大是必須下創造無限可能。
關於西方哲學的歷程,漢字的歷程,人類的歷程,文字的歷程,還是不一定會買,價格貴,不一定能學到有用感興趣的東西,知識面擴充套件是必須的,一定會走下去,雖然不知道會走到哪裡,關鍵在於我想走下去,想書中人物會與文學上人物有一定交集,瞭解歌劇,音樂發展也受時代的影響,同時依靠宗教的音樂與世俗音樂,和音器的發展,競爭下的樂器時代,和聲音時代,都是一個圈,迴圈而已,人生也無非是迴圈,沒有任何意義,名譽最後也是雲煙,共鳴又如何,只是發洩的另一種格式吧,如此厭倦,這種總不至於的魔力,指引的一些文人前行,如果要為了麵包做一些無心的事,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