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二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章 慶幸,寒災荒年,他們村卻連肥肉都嫌棄,付二貸,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是真的。”

劉豔確信的回答道:“一天兩頓,上午一頓,下午一頓,能吃多少吃多少,只要不偷偷帶回家就成。”

真好!

三女心中暗道,一天兩頓饅頭,對於之前只能吃糠,偶爾吃高粱面的她們來說,已經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

這也讓三人愈加慶幸,慶幸自己選擇了嫁到陳家村,否則……哪有這般頓頓吃飽、吃好的日子過!

…………

…………

劉巧手曾是一個木匠,他的父親也是一個木匠,之所以給他取名劉巧手,便是希望他能繼承木匠這門手藝。

而劉巧手也沒辜負自己父親的希望,將父親的木工手藝學了個七七八八,成為了涼山郡-南陵縣一個小有名氣的木匠。

夏國的匠人地位雖不算高,但也不至於遭人鄙夷,靠著從父親傳下的木工手藝,劉巧手以前的日子也是過得相當的滋潤,不僅討著了媳婦,媳婦還為他生下了一兒一女,兒女雙全,倒也算得上是美滿。

以前的劉巧手一直以為自己會跟木頭打一輩子交道的,雖不算富足,但日子過的也還行,至少有一門手藝,不至於缺了吃喝。

可天不遂人願,隨著寒災降臨,整個涼州地界莊稼大幅欠收,百姓們的日子越來越窘迫……

自然而然的,找劉巧手做工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畢竟這年頭的木匠,大多是靠著給別人打傢俱之類的活掙錢,百姓們沒了錢,自然也就不會想著給家裡添傢俱了。

沒了傢俱訂單,劉巧手家裡的日子也愈發艱難,只能節衣縮食,靠之前攢下的存銀過日子。

如果只是這樣,劉巧手家裡倒也還過得下去,只要靠著存銀扛過寒災,屆時生活自然能好轉。

可是……

狗入的朝廷,根本不願意給百姓們一點活路,在整個涼州接近顆粒無收的情況下……

那該死的朝廷竟然還要徵丁和加稅!

劉巧手所在的南陵縣,加稅可比太平縣狠多了,每戶人家必須出一個壯丁參軍,再上繳一石糧食,若不願意出壯丁,需上繳兩石糧食……

天可憐見,涼州的百姓明天的口糧都不知道從哪裡來,又哪來的糧食上繳?

不難想象,涼州地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都是交不上稅的。

而交不上稅的後果……

要麼全家被充軍、要麼全家被關進大牢、要麼全家被強行送去服勞役……

這些選項,無論哪個,都是涼州百姓無法接受的,因此……百姓們不得不另尋活路。

有的百姓選擇將土地拋荒,全家老小進城當乞丐乞食,有的百姓選擇賣身給大戶人家,給大戶人家當下人,也有像劉巧手一般,選擇跑路,逃往青州的!

沒錯,劉巧手是從涼州逃難到青州的,將家中值錢的物件以及剩餘的些許糧食打包好後,劉巧手便帶著妻子以及一兒一女踏上了逃往青州的路。

直到現在,劉巧手還記得自己逃難的路上有多麼的艱難,這一路上,他和妻子可謂吃盡了苦頭,為數不多的糧食必須儘量給兩個孩子吃,兩個大人只能每天只吃一點點口糧維持生命……

更恐怖的是,劉巧手曾親眼看到過人吃人的場景!

當時逃難的官道上,恰好有一個人餓死在了地上,其他餓極了的流民瞬間一擁而上,將其分食……

看到這一幕的劉巧手只覺遍體生寒,連忙將兩個小孩的眼睛捂住,招呼上妻子逃也似的離開了那處地方!

劉巧手終歸是幸運的,靠著為數不多的存糧,以及在路上挖到的野菜,一家人整整齊齊的抵達了太平縣城外。

可他也是不幸的,因為抵達太平縣城後,他並沒有能夠過上想象中的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後我成了拼爹界槓把子

郭怕肥

全球進化,我覺醒了一座世界

聽雲山行

凡塵尋道

兩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