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銘記黨史2
愛喝果茶的老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章 銘記黨史2,大唐:帶著小公主去旅行,愛喝果茶的老張,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45年9月2日夜,瓊崖獨立縱隊第二支隊周天德、第三大隊政委張愚、昌感聯合縣民主政府副縣長王廷俊接到瓊崖南區軍政委員會的指示,要求瓊崖縱隊第二支隊和昌感崖縣委、昌感聯合縣民主政府馬上進駐感城,接收感城日軍武器,並在感城召開慶祝抗戰勝利大會。他們三人帶領瓊崖獨立縱隊第二支隊第三大隊新編第八中隊指戰員100人、地方工作人員12人、民兵2人,一共114人,進駐感城麥家祠。
9月3日,國民黨縣長兼感恩縣遊擊大隊長何重民同感恩縣遊擊大隊副大隊長蘇秀謙策劃,由林克裕帶領感恩縣游擊隊,莊繼周、陳人堯、陳世瑤帶領反正維持會偽軍,陳連周、符篤春帶領政警隊,敵偽武裝共400多人,從四面層層包圍麥家祠,發起猖狂的進攻。我軍先後擊退敵人的三次進攻,打死打傷敵人10多人。大約下午2時,國民黨感恩縣三區區長陳連周手被擊傷,敵人吹號撤軍。就在此時,八中隊戰士盧榮躍乘機逃走,被敵人抓捕。盧榮躍供出麥家祠內情,敵人停止撤軍,同時得到駐在感城的日軍支援的兩箱手榴彈。下午3時,敵人重新發起進攻。我駐在麥家祠的官兵雖然頑強抵抗,但被手榴彈炸死、炸傷多人。
由於寡不敵眾,彈盡人亡,敵人於下午3時半攻入麥家祠,我軍除部分人員衝出和王康寧等6人埋在屍首血泊裡生還外,周天德、張愚、王廷俊等124人(包括20名援軍)壯烈犧牲。麥家祠慘案是國民黨和日軍勾結、製造的震驚全瓊的血案。
黑眉嶺戰鬥的指揮員張開泰,黑眉嶺是他指揮的成功的戰鬥之一。1941年8月,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三支隊300名指戰員,集中在白沙縣七坊鄉嶺腳村外的草坪上,舉行向東轉移的進軍宣誓大會。會後的當晚,張開泰便帶領指戰員揮戈東進,進一步開展抗日遊擊戰,開闢和保衛瓊(山)文(昌)抗日根據地。此次進軍的第一個目標是樂東縣黑眉嶺,白天隱蔽,晚上行軍,5天后到達黑眉嶺。進駐黑眉嶺不久,張開泰得知黑眉嶺西南方向駐紮日軍十六警備隊下屬的一支小分隊,從嶺頭港到南邊的佛羅的公路上,經常有日軍送兵員和物資的車輛往來。張開泰當即命一中隊隊長林天民率一中隊設伏襲擊日軍。
三次設伏後,游擊隊又發現一輛日軍車從佛羅方向快速駛來。日軍車輛由遠而近,進入設伏路段。司機和押車的日軍士兵當場被擊斃。車廂燃燒,這是日軍的運油車。
日軍的運油車被擊毀了,第三大隊的行蹤暴露了,日軍出動100多人圍攻黑眉嶺。第三支隊獲知情報後,立即選擇有利地形進行伏擊,打死打傷日軍62人,繳獲步槍20支。日軍又組織近1000名的兵力再次進攻。第三支隊轉入深山,利用有利地形,英勇殺敵,又打死打傷日軍50人。日軍拼命包圍黑眉嶺進行搜山,並以猛烈炮火開路。第三支隊分散殲敵,分成遊擊小組對敵作戰。在方玉雄帶領的黑眉村等村莊民兵的配合下,經過七天七夜的激戰,又打死打傷日軍116人,瓊崖第三支隊傷亡40人。
老歐村戰鬥
1939年7月至8月,日軍佔領感恩縣和昌江縣大片土地,並在北黎村設立司令部,駐紮軍隊。老歐村地處山區,全村50餘戶,200多人口,1939年秋成立黨支部,高成玉任黨支部書記。1939年7月中旬,感城墟淪陷後,史丹和感恩區委書記王唯一等人撤退到老歐村,並發動群眾組織了一支50多人的民兵自衛隊。民兵夜以繼日挖戰壕,四周圍竹籬兩層,設東、南、西、北4個出入口,並築通道,能進能退。準備好後,佈置民兵日夜放哨。後來,日軍聽說老歐村駐有共產黨的游擊隊,便調集300多兵力,於1939年10月10日凌晨侵犯老歐村。
日軍少佐江波騎著戰馬,揮舞著戰刀,在東門口外指揮日軍,欲從東、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