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鶯歌鹽田
愛喝果茶的老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4章 鶯歌鹽田,大唐:帶著小公主去旅行,愛喝果茶的老張,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早上醒來,吃完早飯,張平安他們就去了早已心馳神往的尖峰嶺,來個快樂的遊玩。
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為“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世界頂尖級的旅遊資源”、“中國唯一山海相連的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儲存最完好的原始熱帶雨林”,有“雲海”、“霧海”、“林海”、“大海”四海奇觀。
尖峰嶺的地形從濱海沙灘到主峰海拔1412米不等,山內古木參天,藤蔓交織,溪瀑縱橫。我們選擇了尖峰嶺主峰和天池兩個景點進行探訪。尖峰嶺的年平均氣溫為20度,空氣中負氧粒子濃度高達5千至8萬個,無論是冬天避寒還是夏天避暑,這裡都是理想之地。
尖峰嶺森林生長著2億多年前的活化石樹蕨,中古生植物海南粗榧是一種比黃金貴幾十倍的珍稀抗癌植物,熱帶植物世界的"連生"、"絞殺"、"大板根"、"老莖生花"、"空中花園"隨處可見。植物的豐富帶來動物的繁榮。獸類20多種、鳥類150多種、蝴蝶品種被譽為"蝴蝶王國"的臺灣還要多100多種。
張平安他們邊走邊聊,雖然棧道有些溼滑,但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心情,每一棵樹都那麼有趣,特別是蟬的叫聲,此起彼伏,時大時小,使張平安他們的旅途變得不單調了。
一路上,每一個奇特的景色,都是張平安他們美照的背景,幾棵參天大樹傲然挺立,張平安他們在其中顯得那麼渺小。小兕子和城陽她們看到這種驚奇的景色,也不斷的發出嘰嘰喳喳的議論聲,好像在說這幾棵樹怎麼長的這麼大。
“鳴鳳谷”三個紅色的大字,雕刻在這個巨大的石頭上,幾個木樁子,一排木製的椅子,我們玩嗨了,有的拍照,有的小憩,有的觀賞美景,有的聆聽蟲鳴風嘶。
下山路上有個觀景臺,是觀景的好地方。看天邊的雲海,看隨處可見的密林,心情豁然開朗。
沿著盤山路,張平安他們繼續向尖峰嶺主峰奔去。山很高,道路崎嶇蜿蜒,開車的美女司機技術沒的說的。
尖峰嶺主峰海拔1405米,山體主要由長英質花崗岩構成。林區最低海拔僅200米,千餘米高差的複雜地形,形成了七種植物生態體系,擁有維管植物2800多種,動物4300多種(含昆蟲),被譽為"熱帶北緣的天然物種基因庫"。是科學考察、山地探險、軍事野營的勝地。
在尖峰嶺,張平安他們真正體驗到了春夏秋冬的變化。春寒料峭,綠樹成蔭,蘭秋菊楓,六月紛飛,美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這是一生難得的體驗,讓我們對大自然的力量和美麗有了更深的認識。
從尖峰嶺回來的第二天,張平安他們又去了鶯歌海鹽場。鶯歌海,一個富有詩意又帶給人遐想的名字,名有詩意,如翔如歌。鶯歌海因鹽,載入教科書,聞名東南亞。鶯歌海鹽場人,有骨子裡的自豪和歷史的驕傲。
一個詩意名字和“鹽場”組合成一個國家企業名稱,如雷貫耳,百味鹽為首,令人嚮往。
在這裡去鹽海文化館閱讀60多年前一代人的熱血奮鬥史,順便去體驗“天空之鏡”海水製鹽的場景,看看這裡的天空之鏡與青海的茶卡鹽湖有何不同,感受一次“鹽文化+鹽產品”的特色之旅。
張平安他們走進鶯歌海鹽文化館,瞭解到鹽的各種製法,以及鹽場背後蘊含的歷史文化。
海鹽文化館以黨建基地建設為出發點,挖掘鹽場初建被塵封的往事,重塑鶯歌海鹽品牌內涵,希冀創新驅動鹽場走向海南自貿新時代。
具有濃厚海鹽文化底蘊的海鹽文化館,首先給我們普及了鶯歌海鹽的前世今生。據《中國鹽法通志》記載,“鹽之質味,海鹽為佳,井鹽池鹽次之,海鹽之中,灘曬為佳,煎鹽板曬又次之”。
海南島沿海皆能產鹽,卻唯樂東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