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典
軒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大典,融合世界後李蓮花的各種可能,軒慈,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傍晚夫妻倆回家,綰兒給何鏢頭回信,請他幫劉如京治病,又附了一張千兩銀票,此時劉如京疾病不嚴重,及時醫治是可以治癒的,這位何鏢頭也是性情中人,當初跟他認識也是覺得世間竟有如此義薄雲天的大俠,真正意義上的好人,是那種明辨是非賞罰分明的好人,所以李相顯選中了他護鏢上京
眼下京城正是最熱鬧的時候,登基大典在即,新皇就要繼偉,外邦的部落使者也會來朝賀,鴻臚寺很忙,當初綰兒建議燕凜可以將外交分權,鴻臚寺只有接待的權利,打通陸上絲綢之路這件事是讓精通西域語言的梁非雲梁大人去的,他也確實辦的很好
鴻臚寺就是大使館,重修後加入了監聽的建築材料,方便不良人監聽,他們的語言不通,不過記憶力非凡,可以完整複述,梁大人翻譯,這群人的記憶力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綰兒感嘆,真是厲害,還有這樣的事,能人輩出啊
時間過得飛快,第二日就是登基大典了,燕凜跟綰兒談過,給所有的東宮寮屬都加官進爵,在登基大典之日當眾宣旨
綰兒太瞭解燕凜了,這人不喜歡別人下跪,對待這群下屬都是以朋友知己相待,宮中已經稱燕凜為陛下,年號他也定了,永寧,馬上就是年關,永寧元年就要來了,江山永固百姓安寧
聽說那位太上皇已經嘴歪眼斜,很久就要不久於人世了,太后對於燕凜一直都是無悲無喜,一直在佛堂唸經
綰兒準備好,就要出發,夫妻倆一起進宮,不過兵分兩路,綰兒去觀禮,李蓮花去清涼臺看望母親再接孩子
綰兒著宮裝,站在太后身後,眼看著燕凜著袞服冕旒,一步步登向最高處,穩坐龍椅之上
禮官依舊高唱“……其以明年為永寧元年,大赦天下,與民更始!”
山呼萬歲
太后也被冊封為太皇太后,也算是溫家最大的靠山了
燕凜接下來親自開口宣旨,冊封原東宮所有人,琴酒成為二品女官,居綰兒之下,綰兒成為正一品侍中令兼內學士,本朝女官第一人,或者說,開天闢地頭一遭女人做官到如此高位
接下來就是霍心賀之舟李相顯蕭昉還有崔二叔等人,分別加封為國公,世襲罔替,授正一品武將銜,可以說,已經封無可封升無可升了,說一句位高權重一點不過分,關鍵私下又多給了什麼鹽場糖廠玻璃廠這些產業的股份
這燕凜真的夠意思,綰兒覺得太能處了吧,真是花不完的金山銀山啊
同時,宣佈燕珩就是太子,此生他將不再立後納妃,全力撫養太子成人
崔維成為太子少師並國舅,而崔復由太傅升至太師,殿閣大學士的祖父已經升無可升,可以說,崔氏全族煊赫至極,更何況,新帝不再立後納妃的理由是懷念已故的太子妃,如今追封為孝懿賢皇后的崔纖
崔氏作為已故皇后母家,太子外家,自然不會反對新帝的決定,相反,清河崔氏全族都希望新帝沒有其他子嗣,如此,崔氏才會永遠鼎盛
不過朝堂上也有別的聲音,難免有人錯了主意想要自家女兒入宮為繼後,新帝在朝堂上,借用了故劍情深的典故,言與懿賢皇后為少時夫妻,她去後則天下無人與她相比,暫時大家歇了心思,不過綰兒知道總有一日還會提起的
登基大典後還有宮宴,不過綰兒這次沒辦法參加了時間太長,實在堅持不住了,新帝登基後還會加開恩科,綰兒不用每日上朝,新帝冊封綰兒為郡主,封號就是懷晴,懷晴郡主,這個封號是綰兒想的,讓上下朝臣明白,燕凜永遠懷念崔纖,因為崔纖小字方晴
冊封溫宜這個岳母為正一品誥命夫人,以示對她多年照顧太子的感激之情
綰兒覺得,其實尊位對母親並不重要,她只想自己女兒拼命生下來的孩子健康長壽,新帝的舉動讓她安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