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六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7章 文化之源 生生不息,夢想的鄉野旋律,朱家六郎,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燥熱的風吹過田野,帶來一絲沉悶的氣息。儘管重建工作進展順利,我的心情卻依然沉重。災難可以摧毀房屋,卻無法磨滅我們對文化的熱愛,但如何讓這份熱愛生生不息,才是擺在我們面前最關鍵的問題。
“佳佳,村長找你呢,估計是商量重建的事。”陳強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我點點頭,跟著他朝村委會走去。
還沒進門,就聽到裡面傳來一陣陣熱烈的討論聲。我推門一看,除了村長和幾位村幹部,還有幾位穿著白襯衫的政府官員,以及幾位面孔陌生的專家學者。
“佳佳來了,快坐!”村長看到我,熱情地招呼我坐下,“這位是縣文化局的王局長,這位是趙老師,是研究鄉村文化的專家……”
經過村長一番介紹,我才知道,原來這次會議是為了商討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特別是如何將我們田園綜合體打造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樣板。
“這次洪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啊!”王局長語氣沉重地說,“鄉村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基,我們要吸取教訓,把鄉村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做得更加紮實。”
“佳佳,你來說說,你們田園綜合體在文化建設方面有什麼想法?”趙老師轉頭看向我,目光中帶著鼓勵。
我深吸一口氣,將這段時間以來的思考和感悟娓娓道來:“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長效機制,讓鄉村文化不僅能夠得到保護,更能夠得到傳承和發展……”我談到要建設數字博物館,將民俗文化搬上網際網路;談到要組織村民學習傳統技藝,讓非遺文化後繼有人;談到要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我的發言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共鳴,專家學者們紛紛點頭,政府官員們也表示將加大對鄉村文化產業的支援力度,出臺相關政策,促進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
“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鄉村文化一定會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王局長的講話擲地有聲,會議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佳佳,”陳強突然湊到我耳邊,低聲說,“我想到一個主意……”
陳強的話語像一顆石子,在我的心湖中激起層層漣漪。我轉頭看著他,眼神中充滿了疑問:“什麼主意?”
他卻賣了個關子,只是神秘地笑了笑:“等會議結束後再告訴你。”
會議繼續進行著,專家學者們紛紛建言獻策,為鄉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出謀劃策。一位研究生態保護的專家提出了建立鄉村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議,他認為應該將鄉村文化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視為一個整體進行保護,才能更好地傳承其獨特的魅力。另一位研究文化遺產保護的學者則強調了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建議對村裡的古建築、傳統民居等進行修繕和保護,並建立健全的保護機制。
“除了保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文化傳承人才。”一位頭髮花白的教授語重心長地說,“只有培養出熱愛鄉村文化、願意傳承鄉村文化的新生代,鄉村文化才能真正地活起來、傳下去。”
這時,坐在我身旁的王館長清了清嗓子,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我建議可以將田園綜合體與教育機構合作,開展鄉村文化教育實踐活動,讓孩子們走進鄉村,親身體驗鄉村生活,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他頓了頓,繼續說道,“現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裡,對鄉村文化缺乏瞭解,我們可以組織他們參觀民俗博物館、學習傳統技藝、體驗農耕文化,從小培養他們對鄉村文化的興趣和傳承意識。”
王館長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幾位專家學者紛紛點頭稱讚。
“這個主意好!”坐在我對面的趙老師也表示贊同,“我們可以把孩子們帶到田間地頭,讓他們親手種下一顆種子,體驗‘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也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